-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学史中西对比大事记(精华整理打印版)
语言学史大事记
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2005年
约公元前1500年:古印度有用古代梵文写成的典籍《吠陀》。约公元前14世纪前后数百年:中国商朝使用铭刻于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文字,即甲骨文。公元前770-221年:中国先秦诸子曾就“名实”问题展开争论,涉及到了一些语言问题。《公羊传》和《谷梁传》中,牵涉到了古代汉语的一些语法问题。约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的波你尼(Pānìnì)写成《梵语语法》(即《波你尼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著《对话》中对语言问题多有论及。约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的梵罗鲁基(Vararuki)为《梵语语法》作注,并著有《摩诃罗什利》,从中可以看出历史比较法的萌芽。古希腊亚里士塔尔库斯(Aristarchus)和则诺多图斯(Zenodotus)曾对语言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归纳各种范畴,分出各种词类,制订适当术语,开辟了语言科学的新纪元。中国《尔雅》成书,它是一部重要的辞书,首开按词的义类编排词语的体例。约公元前3世纪-2世纪:古希腊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ysius Thrax)著成《希腊语语法》。古罗马语法学家瓦罗(Varro)著成《拉丁语研究》。公元前221年: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废除战国各种文字形体,而以小篆为标准。公元前53-18年:西汉末扬雄著《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也是世界方言学史上的第一部不朽著作。公元100年-121年: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中国影响极大的第一部字书,共收9,353字,重文1163字,分为540部首。公元2世纪: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中出现反切注音法。汉末郑玄大量注释经籍。刘熙著《释名》,是中国古代一部词源学的著作。约公元3世纪初:魏时的李登著《声类》,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韵书。张揖著《广雅》。约公元4世纪初:晋朝吕静著《韵集》,是早期韵书之一。吕忱著《字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收字12,824个,分部与《说文》一样。郭璞注《尔雅》、《方言》等。约公元4世纪:古罗马语法学家多纳图斯(Donatus)著成《语法术》一书,对后世拉丁语语法研究影响极大。公元6世纪初:中国梁朝沈约等发现汉语中的平、上、去、入四声,并著《四声谱》,对音韵学研究与诗歌格律产生深刻影响。公元543年:中国梁朝顾野王著《玉篇》,是一部以说明字义为主的字书,收字16,917个,共分542部。公元589年之前:中国陈朝陆德明著《经典释文》,总汇经典音义,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资料性质的工具书。公元601年:中国隋朝陆法言著《切韵》一书,是中国古代音韵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收12,158字,共分193韵。公元650年之前:中国唐朝孔颖达等人奉敕撰《五经正义》。吐蕃图弥三菩札写成《三十颂》、《性入法》等文法书8种,是最早的西藏文法书。公元706年:中国唐朝王仁煦作《刊谬补缺切韵》,韵分195。公元742-751年:唐朝孙愐作《唐韵》,为《切韵》增字加注。公元774年左右:唐朝颜元孙写成《干禄字书》,是文字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公元776年:唐朝张参著有《五经文字》,是一部辨证经传文字形体的书,收字3,235个。约公元8世纪:唐朝玄应著《一切经音义》25卷,是一部解释佛经字义的辞书。唐朝慧琳著《一切经音义》100卷,是一部集佛经音义之大成的重要辞书。约公元7世纪-8世纪:巴士拉学派(Basra school),阿拉伯语法学的一个主要流派,8世纪产生于伊拉克交通与商业中心的巴士拉。学派创始人是海利勒,并由他的学生西伯维根据他的语法大纲写成上千页两卷集第一部阿拉伯语法著作《书》,巴士拉学派为阿拉伯语法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库法学派(Kufa school),阿拉伯语法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8世纪产生于伊拉克的库法城。创始人A.H.凯萨依。曾与巴士拉学派长期对峙,但在理论上、逻辑上有明显的局限性。阿拉伯语言学家阿布尔·阿斯瓦德(Abul Asvad)和萨卡费(Sakafi)通过对《古兰经》的深入研究,初步奠定阿拉伯语的语法系统。基赛(AI-kisai)写成《阿拉伯语语法简明指南》。约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古太巴(Ibn Qutaiba)编写了《口语句法指南》。中国五代南唐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与《说文解字韵谱》,是研究《说文》的重要著作。公元977年之前:中国宋朝郭忠恕著《佩觽》,3卷;又著《汗简》7卷,都是文字学著作。公元997年之前:辽僧行均著《龙龛手镜》(又名《龙龛手鉴》),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编排的字书,收字26,430个。公元1008年:宋朝陈彭年、丘雍等重修《广韵》,正名为《大宋重修广韵》,韵分206部,是音韵学史上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