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间歇性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定 义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 本病的最大特点是斜视角变化大。当劳累后、走神时、特别是看远时出现外斜视。 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仅在看远时发生,随 着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 有所增加,最后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 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在视觉未成熟儿童可有暂时性复视,很快即发 生抑制,并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是畏光,在户外日光下,常常闭合一眼 。 可合并有A-V征,亦可伴有其他垂直性斜视,如分离性上斜视等。 临床表现 有学者将其发展经过总结为四期。 第一期:仅远注视外隐斜,近注视正位,儿童无症状; 第二期:儿童看远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时发生间歇性外斜,近注视正位或外隐斜,在这期中没有抑制暗点产生,所以儿童可能主诉复视或在阳光下闭一眼; 第三期:远注视外斜,近注视外隐斜或间歇外斜,为避免复视,抑制暗点逐渐产生,患儿不再作矫正性融合运动,较长时间停留在斜位上; 第四期:远、近注视皆外斜,抑制暗点牢固形成。 临床分型 分开过强型:看远斜角大于看近至少15△。 集合不足型:看近斜角大于看远至少15 △ 。 通常型:看远斜角=看近斜角。 治疗 1.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 矫正屈光不正 有明显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和屈光参差的患者,为保证视网膜清晰像,应该全部矫正; 外斜伴有近视者,应该全矫; 外斜伴有远视者,矫正远视将减低调节性集合,使外斜增加,要全矫还是部分矫正,取决于远视程度、患者年龄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婴幼儿,可不予矫正,较大患者为避免屈光性疲劳,矫正远视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视眼,调节减弱,如有远视,需要矫正,可以给最小度数以利于看近。 治疗 2.负球镜 用负球镜矫正,暂时性措施,或放于双焦点镜上半部,以治疗分开过强;或放于双焦点镜下半部,以治疗集合不足,刺激其调节性集合,控制外斜,这种治疗方法,不应提倡,患儿用这种方法治疗,常引起视力疲劳。 治疗 3.三棱镜及遮盖疗法 底向内三棱镜可加强双眼中心凹刺激,约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镜刺激融合得到矫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间歇性外斜视初期,遮盖为一良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治疗,大约40%患者其显斜(看远)可以变为隐斜。 早期的间歇性外斜视,因为大部分时间为外隐斜,显斜次数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张手术治疗。 治疗 4.手术治疗 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最适宜年龄目前还有争论。 有人主张手术愈早愈好,否则会变成恒定性外斜。 Lyle认为由于多数间歇性外斜视看远融合力良好,有双眼视,2~3岁或10岁以后手术结果几乎相同,可以观察数年。 Jampolsky主张对视力未成熟婴幼儿,为避免手术过矫,主张延缓手术,用负球镜加强融合,交替遮盖预防抑制发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恶化,或斜角稳定时要考虑手术。 手术时机: Parks和 Knapp赞成早期手术,Pratt-Johnson,Barlon 和Tillson报道,4岁前比 4岁后效果好。 Hardesty认为延期手术会加深抑制程度,减弱融合范围,手术失败率更高。 Jampolsky,Burian 及Von Noorden等赞成延期手术,认为对视觉尚未成熟的儿童手术,怕术后引起过矫,发生连续性内斜视、弱视和丧失立体视。 手术时机: 郝雨时[ 1] 认为,应在隐斜发展为显斜的早期手术。 杨景存[ 2] 主张18 △以上的间歇性外斜视应尽早手术。 苏明山[ 3] 认为抑制性暗点出现是手术时机,12 △以上, 有视疲劳症状者就可手术。 于钢[ 4] 等认为年龄越小,功能治愈率越高,主张早期 手术。 范贵云[ 5] 等报告,低龄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经同视 机训练有效,可以观察数年。 张方华[ 6] 认为,15 △以上,清醒状态下,一半以上时 间出现外斜、逐渐出现集合近点远移、双眼视功 能开始恶化时,应尽早手术。 手术时机 临床上掌握最佳手术时机并不容易,如果年龄太小,检查不合作,手术量不易掌握,使再手术率增高。 我们对71例进行手术疗效分析,结果表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眼位矫正率和回退率只与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和非自主性辐辏功能的强弱有关 ( P0.05 )。立体视的恢复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恢复率越高 ( P0.01 )。 手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