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下的高考数学命改革与复习建议
命题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综观近年的所有高考数学试题,对支撑着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知识,仍用较大比重来考查,注意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2.注重在“知识交汇处”命题 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是《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命题原则,同时也是注重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途径,因而近年的所有数学高考试题中,很少出现考查单一知识的试题,其综合性相当强.集中体现在使用新观点、新方法来解决传统问题上(如用向量处理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问题;用导数研究、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最(极)值、不等式等问题;用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导数等处理传统应用问题). 3.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因而在近年全国各套数学试卷中,进一步强化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的考查. 4.突出创新意识的考查 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是时代的需求,2004~2010年更加突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信息迁移型、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新颖题型的比重有所增加. 5.重视新增知识的考查 为推动中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高考命题倾向于新增内容的考查,试题在坚持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新增内容(平面向量、空间向量、线性规划、概率统计、极限、导数等)的考查,在近年全国的各套试卷中,一般上述新增内容的分值在50~80分之间,凸现了新增内容的工具性、交汇性、传接性和应用性. 新课程卷也不例外. 这些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题源一直围绕以下诸方面挖掘: 1、贴近课本,例如旧题翻新,推陈出新等,注意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 2、历届高考题和其他省市的试题成为新一届试题的借鉴; 3、现行教材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交汇点成为试题的创新领域; 4、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命题提供背景; 5、国内、外的竞赛试题; 6、各地调考试题中的特色试题. …… 五、大纲高考特点 5、解答题型不会大变动 (17)三角;(18)概率统计; (19)立几; (20)数列(不等式); (21)解几; (22)函数导数(不等式) 六、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如何命制 虽然重点内容绝大部分都有所涉及,但知识点的覆盖并没有刻意追求面面俱到. 比如《函数》一章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十二个知识点中,2010年高考重庆卷只考查了四个: 文第(4)题的定义域、值域,理第(15)题的函数解析式属“函数”知识点;理科第(5)题、文科第(4)题涉及“指数函数”知识点;理科第(18)题、文科第(19)题属“函数的单调性”知识点;理第(5)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奇偶性”知识点. (4)江苏 第6题——方差 (5)广东 第17题——直方图 (5)广东 第17题——直方图 三、高考考查的重点 6、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1)浙江 2009年第9题——求双曲线离心率 (2)山东 2009年第9题——求双曲线离心率 (3)天津 2009年第17题——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浙江 第9题——求双曲线离心率 C (2)山东 第9题——求双曲线离心率 D (3)天津 第17题——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四、新课标对能力的要求及高考主要考点对能力的要求 1、新课标对能力要求的界定 对知识的要求: 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掌握 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理解 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了解 3. 新课标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增加知识点: 1.幂函数; 2.函数与方程; 3.算法初步; 4.推理与证明; 5.空间直角坐标系; 6.几何概型; 7.茎叶图; 8.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9.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提高要求部分: Venn图的应用; 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背景和应用,加强了与函数、方程的联系;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提高要求部分: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 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要求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对原大纲末作要求的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提出了同样的写出参数方程的要求. 降低要求部分: 1.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2.解不等式的要求,如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