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读书笔记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9读书笔记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6.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在立体几何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证明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问题,而线线垂直又是判定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基础和出发出点,又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更是很多重要概念(如线面夹角、二面角的平面角、距离等)以及证明题,计算题的基础。所以,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立体几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证两直线垂直 例1.已知在△ABC中,a=5,b=7,c=8,SA⊥平面ABC,SA=4。求S到BC的距离。 解:在平面ABC内, 作AD⊥BC于D,连SD, 则SD⊥BC(三垂线定理) ∴SD就是S到BC的距离。 由三边求积公式得:△=。 ∴,∴AD=。 在Rt△SAD中,SD= 二.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和平面垂直。 例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求证:对角线D1B⊥平面AB1C。 证:连DB,则DB⊥AC, ∵DB是D1B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 ∴D1B⊥AC (三垂线定理) 同理,连C1B,则D1B⊥B1C(三垂线定理), ∴D1B⊥平面AB1C。 例3.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任一点。求证:△PAC所在的平面垂直于△PBC所在的平面。 证:∵AB是直径,∴AC⊥BC。 ∴PC⊥BC(三垂线定理), ∴BC⊥平面PAC, ∴平面PBC⊥平面PAC。 三.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4.已知:在△ABC中,∠C=90°,AB在平面内,AC、BC与平面的夹角为和,△ABC所在平面与 所成的二面角为。 求证: 证:作于, 连A、B, 则,。 作D⊥AB于D, 连CD,则CD⊥AB(三垂线定理)。 ∴∠CD=(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 ∴。 例5.△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AB=AC,BC=6,在△BCD中,∠BCD=Rt∠,∠D=60°。现以BC为棱,使△ABC所在的平面与△BCD所在的平面构成直二面角。⑴求证:平面ABD⊥平面ACD; ⑵求二面角A-BD-C的大小。 证:⑴作AO⊥BC于O, ∵平面ABC⊥平面BCD, ∴AO⊥平面BCD。 ∵BC⊥CD,∴AB⊥CD(三垂线定理)。 又∵AB⊥AC,∴AB⊥平面ACD, ∴平面ABD⊥平面ACD。 ⑵作OE⊥BD于E,连AE,则AE⊥BD(三垂线定理)。 ∴∠AEO即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由已知条件可知AO=3,OE=OB=1.5, ∴tg∠AEO=2, ∴∠AEO=arc tg2 所以二面角A-BD-C等于arc tg2。 例6.将正方体截去一角。求证:截面是锐角三角形。 证:作VD⊥BC于D, ∵∠BVC=90°, ∴垂足D一定在BC边上。 连AD,则AD⊥BC(三垂线定理)。 ∵D在BC上, ∴∠ABC、∠ACB都是锐角。 同理可证∠BAC也是锐角。 所以△ABC为锐角三角形。 例7.平行六面体AC1的底面是一个锐角为60°,边长为a的菱形,侧棱长为b且和底面的交角为60°,已知有一个对角面A1ACC1垂直底面。 ⑴求证:;⑵求体积V。 证:⑴作A1E⊥AC于E,∵平面A1ACC1⊥底面, ∴A1E⊥底面,又∵AC⊥BD, ∴A1A⊥BD(三垂线定理)。 ∴B1B⊥BD,对角面B1BDD1为矩形。 又∵∠A1AE=60°, ∴。 ⑵∵A1E=, ∴V=。 北京 古永喜 5 D A B C S A B C D A1 B1 C1 D1 P A B C O α C A D B B A C D E O D C B A V A B A1 B1 C1 D1 C D E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