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临市五校联合1011学年高二期中联考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请将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2.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⑥ D.①⑤⑥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我国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回答5~6题。
5.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气候 D.地貌和植被
6.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7.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与美国产区相比,表中的中国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欠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回答9~11题。
9.该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A.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
C.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10.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A.松辽平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江汉平原
11.该地易出现荒欠的原因是
A.生长季太短 B.冬季风太强
C.降水变率太大 D.土壤盐度太高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 -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的是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是减少的
以下地利用类型中,其积前后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回答14~15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15.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6.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参与环保活动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商品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筋工“晨会”“班前会”讲话内容.docx VIP
- 声学基础许肖梅 著课后习题答案 科学出版社资料资料资料.pdf VIP
- 如何选择数码相机.pptx VIP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实验报告单.docx VIP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实验报告单.pdf VIP
- 职业技术学院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VIP
- 省级工法-斜屋面盘扣架顶部支撑施工工法.pdf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作文-.pdf VIP
- TZGCMCA 008.1-2024 建筑信息模型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规范 第1部分:公路工程.pdf VIP
- 红色文化融入中学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