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doc

教科版小学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小学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一、?? 设计思路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是一句经过了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为此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再次观察发声物体与振动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我们在进行第一、二个观察活动后就要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展开第三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二个活动是应重点展开,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尺子、橡皮筋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这是扶的探究过程,接下来再放开,让学生把习得的这一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对其它发声物体的观察之中,体现探究的层次性。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现的活动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小棒、鼓、音叉等 ?????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听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 (课件) 2、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什么声音? (听声音、猜物体,引起学生对声音的研究兴趣,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使物体发出声音(可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1、每个人制造声音,要求: 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 ,物体发声的时候有什么发现?(课件) 2、分小组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 3、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三)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 引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几个小实验,看看能不能发现声音产生的秘密。 ????? 1、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 ??????? a、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与不发声的尺有什么不同 。 ??????? b、使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橡皮筋与不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 3、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板书) (四)活动:观察振动的物体 ???? 1、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2、让学生充分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 用音叉、鼓等物体发出声音,引导他们通过看、听、摸,甚至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验证物体发声时确实是在振动。 ??? ?学生设计实验,汇报交流。 3、做实验,并认真观察,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4、现在你能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 ???(五)知识应用                        1、分组谈实践感受(学生知道声音产生原因后,让学生找找自己在生活中曾有过的亲身感受,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把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        2、生活实际,谈声音的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尽量控制噪音,多感觉美的声音,也是文明的表现)                        (六)、思考延伸                         再次让学生欣赏歌曲,让学生体会声音的美是因为音的强弱及高低变化,为下节课学《声音的变化》作铺垫。附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摩擦 敲打 弹拨 物体振动 摇晃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