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一教案(2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1.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 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举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④土壤: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⑤整个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图示反映的问题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表现是什么? 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实例和意义 .地理环境整体性要素的分析方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 思维建模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