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尔的写作旨趣及其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穆尔的写作旨趣及其意义

铁穆尔前写乍旨趣及具意义 (裕固族)巴战龙 裕固族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 乡。新时期以来,裕固族中出现了一批极富才华的 青年,他们或者是从崇山峻岭间的草原上,或是从 戈壁绿洲的田埂上走出来,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 后,开始从事筑建本民族文化艺术殿堂的高尚工 作,他们的工作成果及可贵的努力和开拓精神受 到了学术界、文艺界的重视和好评。铁穆尔,以其 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写作旨趣,成为这批青年中的 佼佼者。本文试图对铁穆尔的生活经历与作品、写 作旨趣及其意义做一简要的叙述和浅显的分析, 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成长经历与作品 1963年春天,铁穆尔出生在肃南裕固族自治 县夏日塔拉(今皇城滩)草原上一个地道的牧民家 庭中,排行老三,是家里淮一的男孩。铁穆尔自幼 随游牧的父母在裕固族地区最富庶的草原上自由 成长,度过了“孤独而迷人”(铁穆尔语,引自2001 年3月15日铁穆尔致笔者的信,下文同例只注明 时间)的童年时光,受到了本民族古老的生活方 式、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学的熏陶。铁穆尔最早的启 蒙老师是他的父母,父亲是“一个最纯粹的牧民汉 子”(2001年5月22日),目不识丁的母亲“故事又 多又好……歌声更加优美”(铁穆尔的二姐郎惠琴 语,弓!自其文《赛白努额吉)),民族语言、民间文学 经由父母的心和口像乳汁一样滋养了他幼小的心 灵,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2年,已能帮助父母骑马放牧9岁的铁穆 尔被父母送到皇城区寄宿制牧区学校就读。那时 他的同学中有贺中(当代裕固族著名诗人)。他和 贺中都喜欢读书、谈论民族历史,他从贺中身上学 到了许多优秀的东西。对此,他一直对贺中怀有深 深的感激之情。中学毕业后,铁穆尔做了一年多地 道的牧民,1983年考人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这是 铁穆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草原。1987年毕业 后回到自治县工作至今。铁穆尔通裕固、蒙古、汉 等语言,但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本民族语言.身 上始终保持着一种纯粹的牧人风格。从大学时代 起,铁穆尔就“在北方草原孤身漫游”,足迹踏遍了 甘肃、内蒙、新弧、青海、西藏等地的纯牧业地区。 铁穆尔的写作始于大学时代,以小说和散文 为主。从1988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已有40余 篇(首)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和出版物,著有 历史史话《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一书。其 中,小说类代表作品有《狂奔的彩虹马》(1991)、 《牧人捷尔戈拉》(1994)、《部落里的古代故事》 (1996)、怕马母亲)(1995)、(夏日塔拉的传说) (1999);散文类代表作品有《童年》(1983)、《遥远 的黑帐篷》(19叩)、(奔向草原腹地)(l卯4)、(北望 阿尔泰》(l994)、《请把你的马拴在白桦树杆上》 (1995)、(焦斯楞的呼唤)(1997)、(车凌敦多布手 记)(1995)、(苍狼大地》(1995)、(北方女王》 (1995)、(草原挽歌)(20()l)、(尧熬尔》(200一)。(北 望阿尔泰》荣获甘肃省作家协会1999年少数民族 文学创作“铜奔马”奖。《白马母亲》、《苍狼大地》、 《北方女王》、《草原挽歌》和《裕固民族—尧熬尔千年史》发表和出版后,在本民族内外引起了广泛 的关注和较大的反响。 二、文学写作旨趣:文化寻根 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了一股规模不小 的文化热,“文化寻根”是这股文化热在文学艺术 领域的反映。当时的大学生们一方面深刻体验着 外国当代作家作品(例如艾特玛托夫《一日长于百 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所带来的“文化震 面又被本国当代作家的作品(例如张 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等小说和散文)所激 荡,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学生铁穆尔就是其中的 一员。从他后来的作品本身看来,这一社会思潮和 阅读经验给这位未来的作家年青的心灵烙刻上了 至深的“文化寻根,’印记。为了获得更为直观的体 验和深刻的认识,下面让我们来倾听一下这位有 着浓烈主观抒情特质的作家的心声: “ 究竟为什么他们要离开大群游牧民,形成一 个只有万余人的游牧民小群体呢?后来又形成被 称作‘裕固’的特殊人群呢?几百年来,他们像个孤 儿一般地徘徊在黄昏的群山间。而今,尧熬尔(裕 固族自称译音)人的语言、风尚,一切都像划过天 边的流星一样正在消失”。(引自《请把你的马拴在 白桦树杆上)) “ 我最初的设想是筹建‘亚欧草原联合采风 队’,联合采风队将由几个国家合作进行,队员们 以小组为单位分赴各地各民族做长期的综合考 察,考察内容包括亚欧草原诸游牧民族的历史、文 化、语言、宗教、艺术等。”(引自《车凌敦多布手 记)) “我作为采风者,将意味着我去寻找我们尧熬 尔人的根源1一”(引自《苍狼大地)) “岁岁月月,雨雪霏霏,我骑着马狂奔在草原 腹地,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