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沥_青混合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This slide outlines the major ste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arshall mix design. * This picture is of automatic hammers. There are also hand held hammers. The key is that the base for the mold has to be solid. * , ⑴ 计算各档集料用量——根据按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⑵ 估计适宜沥青用量(或油石比) ⑶ 成型数组马歇尔试件——以估计沥青用量为中值,按0.3%~0.5%间隔变化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制备试样 * ⑴ 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关系图 沥青用量~毛体积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矿料空隙率 稳定度、流值 ⑵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插图1 OAC1 =(a1+a2+a3 +a4)/4 ⑶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2插图3 OAC2=(OACmin+OACmax)/2 ⑷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OAC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⑵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 =(a1+a2+a3 +a4)/4 从图中取相应于: 稳定度最大值→沥青用量a1 密度最大值→沥青用量a2 目标空隙率(或中值)→沥青用量a3 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沥青用量a4 * 首先确定各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 ⑶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2 * ⑶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2 =(OACmin+OACmax)/2 OACmax OACmin * ⑷ 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最佳用量OAC 通常情况下:OAC=(OAC1+OAC2)/ 2 ? 检验在OAC下,VMA和VV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 OAC宜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贫油一侧 * ① 对于炎热地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重载交通路段、山区公路的长大坡度路段、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设计沥青用量= OAC-(0.1~0.5) % 空隙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范围 ② 对于寒区道路、旅游公路、交通量很少的公路 ★ 设计沥青用量=OAC+(0.1~0.3) % ⑸ 设计沥青用量调整 * 5)配合比设计检验 高温稳定性检验:抗车辙能力检验 水稳定性检验 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渗水系数检验 我国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性能检测) * 1.沥青混合料五大技术性质是什么? 2.什么是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定指标,提高措施? 3.施工中如何选择沥青材料? 4.熟悉物理指标计算公式 思考题 * 主要内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重点内容:沥青最佳用量的选择 难 点:选择沥青混合料类型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 要 求:会选择沥青混合料 掌握沥青最佳用量的确定方法 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通过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沥青之间的比例关系,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达到工程要求,让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平整度等各项要求,在联系与矛盾中达到统一。 (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配合比调整等三个阶段。主要着重介绍试验室配合比设计。 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分为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1、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让各种矿料以最佳比例相混合,从而在加入沥青后,使沥青混凝土既密实,又有一定的空隙,供夏季沥青的膨胀,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分下列几步: 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 确定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用于什么样的公路等级 路面类型及哪一结构层,根据各层的不同 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要求,选择沥青混合料类型。 2)确定矿料的最大粒径   各国对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D)同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的关系均有规定,我国研究表明:随h/D增大,耐疲劳性提高,但车辙量增大。相反h/D减小,车辙量也减小,但耐久性降低,特别是在h/D<2时,疲劳耐久性急剧下降。为此建议结构层厚度h与最大粒径D之比应控制在 h/D≥2~3。 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确定矿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