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意外分课件
针刺意外 “气胸”概述 气胸,胸壁、肺、气管、支气管裂伤后可形成气胸,气胸有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三种。 ①闭合性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后,创道自行闭合,胸膜腔与外界不再相通,因而气体不继续增加者为闭合性气胸。 ②开放性气胸:胸壁有伤口,胸膜腔与外界继续相通,因而气体继续增加者为开放性气胸。 ③张力性气胸:肺受伤后,形成活辫性裂伤,吸气时,活辫张开,空气通过裂口进入胸膜腔,患侧胸膜腔内空气量不断增加,肺即萎缩,纵隔及心脏移向健侧,引起呼吸循环紊乱为张力性气胸,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 诊断要点: ①闭合性气胸:病人伤后感呼吸困难、气急。患侧胸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气管移向健侧。如积气量多,可见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X线检查:患侧胸部透明度明显增加,肺纹理消失。萎缩的肺组织被压向肺门,边缘清楚,心及气管向健侧移位。 ②开放性气胸:胸部有伤口,闰情较闭合性气胸严重。 ③张力性气胸: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休克,体检与闭合性气胸相似;常伴有皮下气肿,胸腔穿刺时有高气压(用2毫升注射器作实验性胸腔穿刺时注射器内塞被向外顶)。 针刺不当引起气胸 针刺不当引起气胸,是针灸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事故,造成气胸的直接原因固然是针刺过深而损伤了组织,但导致针刺过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除了归咎于医者的操作水平外,是否存在其它方面的问题,众多的文献报道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所介绍、分析的5例针刺事故,旨在揭示引起气胸的其它一些原因。 病例 例一,张××,女,50岁。左肩关节痛2周,经查为肩周围炎,隔毛衣、衬衣针刺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入针后不久即感胸闷气促而出针。X光透视见左肺压缩约为20%,诊为气胸。 例二,吴××,女,62岁。右颈肩部痠痛月余,一针灸医生下乡巡回医疗路经田头,嘱患者站立于田边,为之针刺风池、肩井、后溪。因脱衣不雅,将衣领后拉针取肩井,2小时后诉胸部闷痛渐剧,经X光摄片为气胸,右肺压缩20%。 例三,王××,男,45岁。因背部痠楚板滞而作针刺治疗,取俯卧位隔衬衣进针,取胸1~5挟脊及风门、肺俞、大抒诸穴,针上加艾团温针,艾团才点燃不久,患者诉头晕、胸闷,见呼吸急迫,唇色微紫。急出针,送放射科检查,左肺已压缩40%。 例四,吕××,女,28岁。因落枕致颈部不适,已接受针刺3次。第四次复诊时仍隔衣取背俞穴,针后加拔火罐。骑车回家,途中感胸部闷痛,以后症状渐加重。翌晨去某院诊治,摄片见左肺压缩70%,肋脊角变钝,伴少量积液。据针治的医生称,取穴为大椎、大抒、肩中俞、风池。经多方鉴定,其中有一针刺痕迹位于肺俞穴上0.2~0.3厘米处。 例五,李××,女,59岁。因慢支咳嗽咯痰而为之针刺定喘,肺俞二穴。针15分钟许,患者诉胸闷,头晕,未引起医者重视。出针后再于背部吸筒,患者渐现呼吸急迫,唇紫,以为是晕针所致,遂开窗通风,摇扇等,症情有增无减,才疑气胸,放射科透视见右肺压缩50%,急送上级医院救治,终因抢救无效而于当天死亡。 分 析 一、针灸学上对治疗操作所取的各种体位,都有一定的规定,这些合理的体位在于既方便医生的操作,又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持续保持某种姿势在较长时间内少感或不感疲劳。对于这一点,往往未能引起某些针灸医生的重视,认为体位在治疗中无足轻重,与疗效无直接关系。殊不知正是忽视了这一点而酿成大祸。如例二,是在立位进行针刺的,可想而知,站立时无依无靠,体位难以固定,一旦 体位改变,刺入体内的针体在肌肉的收缩牵拉下常会发生变动,轻则弯针、折针,如在针刺深度本来就较深的情况下,当然难免刺伤肺部而发生意外。 二、冬令季节,在保暖措施较差的基层医疗单位,隔衣进针的情况较为普遍,有的是迁就女性患者不愿裸露操作部位而隔衣进针,更有一些医生自恃操作熟练隔衣进针的。其实隔衣进针弊端甚多。 三、温针法是江南地区习用的针刺辅助治疗,它因操作方便,无痛苦且有明显的温热舒适感而颇受患者欢迎。温针的艾团在燃烧过程中容易落下而灼伤皮肤,所以在针一加艾,需有一定的技巧。初学或熟练程度不够者,为了使艾团紧裹于针柄,只注意了指端用力而忽视了捻艾时会带动针体,使针体发生深度改变而伤及肺部。例三即是典型的一例。 四、吸筒与针刺术一样是古老的物理疗法,它在施针后应用可加深针刺的效果,肩背部平坦,是较理想的吸筒部位。本文例四气胸是发生在吸筒以后。人体受针刺部位的肌肉、皮下组织的弹性作用,皮肤在出针后马上闭合,多不会在躯体留下创道,故针刺后吸筒并不会通过针眼对肺产生影响。如此是否可以推测,肺部被针刺损伤后,伤口因吸筒而进一步扩大,促使气胸的发生和症状的加剧。究竟如何,尚有待于作进一步探讨。 五、作为针灸医生,也应熟稔部分常见急症加气胸、晕厥、内脏出血、休克等病症的诊断、鉴别和应急措施,在万一发生这些情况时不致于手足无措,更切忌在患者出现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