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u复合材料和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 - cu composite and stainless steel vacuum brazing joint.docx
-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cu复合材料和不锈钢真空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w - cu composite and stainless steel vacuum brazing joint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A Thesis Submitted in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vacuum brazed joint of W-Cu composite and stainless steel
Submitted by Liang Qiuhiu Supervised by Xia Chunzhi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 2014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摘要
摘 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W-Cu 复合材料易出现高温抗氧化性差、低温韧性不足等问 题,限制了在特殊环境下的正常使用。若将优势性能互补的钨铜复合材料和不锈钢制 造成复合件,可克服其性能缺陷,拓宽应用领域。钨铜复合材料和不锈钢的连接困难 在于:二者在熔点、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及气体敏感性等相差较大,冶金相容性差, 普通熔焊技术难以获得优质 W-Cu/不锈钢接头。采用钎焊这种固液相连接方法,可有 效降低热循环和应力场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高接头的结合强度。
本课题采用 BNi2、CuMnCo 及 AgCu 系合金钎料对 W-Cu 复合材料和 1Cr18Ni9 不锈钢进行真空钎焊连接,对接头微观组织、元素扩散、断裂特征及弯曲强度等进行 分析研究,研究 W-Cu 复合材料和 1Cr18N i9 钢异种材料连接机理。最后讨论不同间 隙大小对 Ni 基钎焊接头影响作用。
Ni 基接头组织由?-Ni(Cu)固溶体、N i(W)固溶相及和部分硼化铬化合物构成。接 头弯曲强度为 188MPa,断裂在钎缝中间层,断口形貌以解理面为主,并出现少量韧窝 痕,整体表现为脆性断裂。钎缝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母材,证实焊层内部生成金属间 化合相。
Cu 基接头组织由基体固溶相 Cu(Mn)和析出 Fe(Co)构成,塑韧性好。接头弯曲强 度高达 780MPa,断裂于 W-Cu 母材近缝区,断面上出现大量韧窝,周围伴有些许撕裂 纹,分析为 W/W 界面脆性断裂与钎缝固溶相延性断裂的混合断裂。钎缝区的显微硬 度明显低于两侧母材。
Ag 基接头组织由 W-Cu 侧共晶组织及不锈钢侧富 Cu 相构成。钎缝区显微硬度较 低,与两侧母材形成特殊的“硬夹软”结构。接头弯曲强度达 690MPa,断裂于不锈钢 近缝区,断面沿剪切方向出现密集的等轴状韧窝和撕裂脊,属于微孔型 45°延性断裂。
20μm 间隙 Ni 基钎焊接头的弯曲强度最高,钎料活性元素充分扩散,基体成分得
以平衡溶解过渡。钎缝连接区硬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分布趋于稳定;而 100μm 间隙接 头钎缝区出现多层脆性反应层,间隙偏大导致液态钎料填充能力不足,焊层连接区即 出现多处微孔、未熔合等焊接缺陷,接头力学性能严重不足;50μm 间隙接头的组织 结构和力学性能位于 50μm 和 100μm 间隙接头之间,结合强度有限。
关键词 W-Cu 复合材料;真空钎焊;微观组织;弯区强度;断裂特征
I
江苏科技大学工学硕士论文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ungsten-copper composite was constrained under special condition because of the weak oxidation resistance in high-temperature and poor toughness in low-temperature. For joining W-Cu and stainless steel to form compound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rsolic acid促k562im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的观察及其机制初探-urso lic acid promotes k 562 im's sensitivity to imatinib and its mechanism.docx
- usb3 0设备控制器ip核in端点的功能验证-functional verification of ip core in endpoint of usb 30 device controller.docx
- usle和gis在湖北省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和分析-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usle and gis in soil erosion prediction in hubei province.docx
- uv led紫外固化系统设计与研究-design and research of uv led ultraviolet curing system.docx
- urg-4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 study on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urg - 4 gene in colon cancer.docx
- uvfenton与生物接触氧化联用处理sds综合废水效能分析-efficiency analysis of uvfenton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for sds comprehensive wastewater treatment.docx
- uvfenton降解全氟辛酸及其机理研究-study on degradation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by uvfenton and its mechanism.docx
-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理指标及根际细菌多样性影响-effect of uv - b radiation enhancement on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bacterial diversity in rhizosphere of soybean.docx
- uv-led点光源照射器控制电路及通信接口设计-control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design of uv - led point light source illuminator.docx
- uv-b胁迫下黄花蒿基因表达差异及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difference of artemisia annua gene expression and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under uv - b stress.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