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doc
[摘要]:面对唐装和汉服的争论,我也学习了很多,找了一些资料,下面这篇是我找的写的比较全面的,比较长,真的是一篇好文,指出了不少问题。从这篇文章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辛亥革命后曾经短暂的复兴汉服运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现代旗袍诞生运动。另外唐装之所以叫唐装,除了本文外,我也查了些资料,唐人街的装束。
另外,我也查到把大家现在众骂的唐装、旗袍定为法定国服是在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按照规定,男性礼服有三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袍长至足踝上2寸;二是黑褂,对襟长至腹,齐领;三是改良中山装,不翻领,仅有三个暗袋。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男女的鞋子均规定为黑色,质料不限。男子的礼帽,规定冬黑夏白。
另外,文中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文章是以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汉服与唐装的冲突,关键不在汉服和唐装上,而是逐渐崛起的中国外加其多民族的背景,正在呼唤一种能体现这个国家形象、精神和包容性的国服诞生。这场冲突引来的思考并不全是负面的,可能会像上个世纪那个冲突和思考的年代一样,会有新的文化酝酿出来。
***********************************正文********************************
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
——21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
周星 教授
开放时代,2008年3期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本文集中论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先后涌现出的有关“民族服装”的多种文化动态, 其中包括以2001 年上海APEC 会议为契机而广为流行的“新唐装”、2004 年以来逐渐升温的“汉服”热潮等。在揭示了“民族服装”之具有场景性或情景性的同时, 作者对“新唐装”和“汉服”相继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基于实证性的观察, 对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汉服运动”的内涵、特征及其活动模式也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进而对“民族服装”与中国人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也作了必要的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ulti-cultural trends of ‘the national cos tume 抜n the social life of China in the 21s t century, including the憂ew Tang cos tume 抐irs t adopted in APEC Congres s 2001 in Shanghai and憈he Han costume 抴hich has gradually come into fashion s ince 2004. This author goes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se new trends and looks deep into their background. Based on case s tudies , this author probes into the subs tance , characteristics , and operative pattern of the current慔an cos tume move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憂ational costume 抋nd question o 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中国的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还是较为关注的,但是,对于汉族的“民族服装”,进而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服装”问题,却似乎是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然而,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短短几年间,中国社会里围绕着“民族服装”所展开的多种社会与文化实践,已经先后出现了“唐装”的流行、“汉服”的讨论以及“汉服运动”的方兴未艾等很多引人注目的动向。本文基于实证性的观察,拟对当前有关中国人“民族服装”问题的上述社会与文化动向予以初步的梳理,进而对于服装之与中国人民族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也予以必要的探讨。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们的指教[1]。
一、“民族服装”的场景或情境性
本文所谓的“民族服装”,主要是指在多民族的族际社会包括国际社会中,能够被作为民族识别或归属、认同之标识或符号的服装[2]。例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印度人的“纱丽”、蒙古人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等等,都是不言而喻的“民族服装”。但是,在中国,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资料】超市商品采购工作手册.doc
- 说明书 (三)、杀菌锅安全联锁装置的操作方法和报警功能: 、扳开电控箱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此时锅内处于无压状态,无压指示灯亮,同时,屏幕显示锅内无压; 、关闭锅门.doc
- 从孟加拉国养殖、饲料业现状看我企业 投资孟饲料业的可能性 在过去 b...b.doc
- 甘肃洋芋蛋蛋团队天翼手机营销方案.doc
- 大武汉处长江流域中游,前者地处我国几何中心,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doc
- 分钟模拟主持稿件(范本).doc
- APDL实例MPC定义万向联轴器滑动副转动副.doc
-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为例.doc
- 基于多重卷积神经网络的大模式联机手写文字识别[权威资料].doc
- “串起生活每一刻”——柯达胶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