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异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异同~~

七、討論(續) 醫學是不是科學? 第63頁 七、討論(續) 第64頁 七、討論(續) 第65頁 七、討論(續) 第66頁 七、討論(續) 西方醫學非絕對的醫學 第67頁 七、討論(續) 第68頁 七、討論(續) 第69頁 七、討論(續) 醫療的主流、非主流之分 第70頁 七、討論(續) 第71頁 七、討論(續) 第72頁 八、結論 (一)現代醫學:是歐美十九世紀後半所形成的醫學。壯大的幾個里程:使用顯微鏡建立細胞病理學說,使用化學合成藥物及尖端儀器。 (二)建立在兩千年以上的中國醫學,著力在增長人體固有的自然治癒力或引導人體發生自然治癒力,使用天然藥物及處方治病。 第73頁 八、結論(續) (三)中西醫兩者互有所長: *西醫:重視病原及撲滅病毒細菌等,因此在公共衛生及流行病上有所長。 *中醫:重視個人體質,在個人醫學上較擅長。 (四)近來細菌性、病毒、寄生蟲疾病減少了,成人慢性病增多了。    大致西藥針對局部病灶;中醫則針對全身起作用。 第74頁 八、結論(續) (五)藥即三分毒,西藥毒性較強,中藥較溫和。 (六)現在潮流走向中西醫整合的路線。 第75頁 九、參考書目 1.傅維康等編著(2006)。圖說醫藥史話。台北:知音出版社。 2.楊維傑(1988)。中醫學概論。台北:樂群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栗山茂久著(2008)。身體的語言。台北:究竟出版社有限公司。 4.幼福製作部(2005)。中國歷史一本通。台北: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吳清忠(2006)。人體使用手冊。台北: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唐雲(2004)。走近中醫。台北:積木文化出版社。 7.朱晟?何瑞生(2007)。中藥簡史。台北:世潮出版有限公司。 8.林鉅超?蔡佳蓉(1995)。條件醫學導讀。台南:大春中醫雜誌社。 9.通鑑文化編輯部(2005)。中國宮廷祕史。台北:通鑑文化出版社。 10.吳清忠(2008)。人體復原工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11.Andrew Weil,M.D.著(2003)。自癒力-痊癒之鑰在自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2.張毅生(1996)。醫要真言。台北:民生報社。 13.呂鴻基.張永賢.林宜信(2005)。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 第76頁 四、現代醫學的發展 現代醫學(modern medicine),始於17-19世紀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 由於解剖學、顯微鏡之發明,隨之細胞 學、細菌的發現、滅菌法麻醉、外科手術、化 學、免疫學、內分泌學、X光、分子學、基因 學、盤尼西林、抗生素、抗體血清、及疫苗等 之發明與登場接踵而來。 第31頁 四、現代醫學的發展(續) 這股醫學大躍進,主要形成在歐美, 隨之日本、亞歐國家而擴及全世界的科學 化醫學,蔚成了現代醫學(modern medicine) ,一般慣稱對抗醫學 (allopathic medicine)成為現代醫學的 主流。 第32頁 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 特色: (1)講求科學及實證並尋求症狀及 病徵的公分母(common denominator) 或症候群(Syndrome)以助診斷及治 療。 第33頁 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 (2)診斷非常確實,先探討疾病的 原因,再加以治療。 第34頁 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 第35頁 表2.對抗(Allopathic)醫學的發展 ◎對抗(對症)醫學,始於17-19世紀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解剖學、顯微鏡、細胞、細菌、滅菌、麻醉、外科手術、化學、免疫學、內分泌學、X光、分子學及基因學等。 ◎講究科學及實證:尋找症狀及病徵的公分母(common denominator)或症候群(Syndrome)。 ◎首要的關心是疾病(disease):針對特殊的病理或先天性遺傳基因做治療,成為全球主流醫學。 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 (3)現代醫學的另一派為整骨醫學(osteopathic medicine) *在美國南北戰爭由Dr.Still所創迄今。 *仍是美國最盛行的現代醫學之一。 *強調身體力學與器官功能的關聯、全人的治療、觸診診斷及治療。 第36頁 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 第37頁 表3.整骨(osteopathic)醫學 ◎Andrew Taylor Still始於1892年,美國南北戰爭時,建立Schoo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and Surgery,授Dr.of Osteopathy學位(D.O)。 ◎現有American Osteopathic Hospital Association(AOHA)及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