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和亲初探.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朝和亲初探.docx

辽朝和亲初探崔 明德本文在详细搜寻有关史料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辽与西夏、阿萨兰回鹘、吐蕃、阻卜等政权和亲的动机,探讨了辽朝和亲的特点,论述了辽朝和亲的作用及影响,并对辽与阻卜和亲关系是否成立等有争议的问题或疑难问题予以辨析,澄清了一些和亲史实。关键词:辽朝 和亲民族关系作者崔明德,烟台大学副校长,教授。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邮编 。辽朝的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及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都占有突出地位,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专文进行全面研究,在有关论著中虽涉及到辽的和亲问题,但也只注意了辽与西夏之间的和亲,而忽略了辽朝与其他一些政权的和亲。其实,除了辽与西夏的和亲之外,辽与阿萨兰回鹘、吐蕃、阻卜和亲的内容也非常丰富,颇有特色。此外,辽与高丽、大食的联姻对于辽朝的对外关系及经济贸易也产生过一定影响,因这两次联姻与严格意义上的和亲在性质上并非完全相同,所以在此不作讨论,作者将有专文具体论述。一、辽与西夏的和亲辽与西夏共有三次和亲。关于这三次和亲,已有学者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这里仅就几个学术界注意不够或疑难的问题予以探讨。(一)关于辽夏第一次和亲的时间在辽与西夏的三次和亲中,对第二、三次和亲的时间,史书中都有明确记载,惟有第一次和亲的时间,史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辽史·圣宗本纪二》称,统和四年()十二月,“李继迁引五百骑款塞,愿婚大国,永作藩辅。诏以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之女汀封义成公主,下嫁,赐马三千匹”。《 宋史·夏国传一》也记载“( 雍熙)三年,辽以义成公主嫁继迁,册为夏国王”。二是《 辽史·圣宗本纪三》称统和七年三月,“ 以王子帐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两种说法竟然相差两年多的时间。结合其他一些记载,笔者认为,统和七年的说法比较准确。其一,《辽史·西夏记》载:“(统和)七年,来贡,以王子帐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与《辽史·圣宗本纪三》所载时间相吻合。其二,《西夏书事》卷载:“(统和四年)冬十二月,如契丹请婚,契丹许之。”“(统和七年)三月,贡于契丹,契丹以义成公主嫁之。”根据以上史料,笔者认为,辽与西夏的第一次和亲,应当是许婚于统和四年,成婚于统和七年。(二)关于辽夏第一次和亲的动机关于辽夏第一次和亲的动机,《 辽史》和《宋史》中的有关记载,都只注意了一方的动机。在目前几乎所有论述辽与西夏和亲的文章中,也往往只谈一方的和亲动机。其实,和亲是双方的事情,辽与西夏各有自己的用意。与《辽史》、《宋史》相比,《西夏书事》卷对这次和亲双方的动机都有叙述:“契丹西境直对夏州,党项东山诸部臣事者多。李氏自思恭赐姓,未尝外附。继迁见部落溃散,谋于众曰: ‘吾不能克服旧业,致兹丧败,兵单力弱,势不得安。北方耶律氏方强,吾将假其援助,以为后图。’乃遣张浦持重币至契丹请附。契丹主隆绪(辽圣宗)意未决,西南招讨使韩德威言:‘河西为中国右臂。向年府州折氏与银、夏共衡刘汉,致大兵援应无功;今李氏来归,国之利也。宜从其请。’契丹主纳之。冬十二月,如契丹请婚,契丹许之。继迁既受契丹官,兵势稍振,自以五百骑款契丹境,言:‘愿婚大国,永作藩辅。’时契丹将耶律盼与宋战于泰州,不利。契丹主欲使继迁牵制宋兵,许以公主归之。”以上资料为分析辽和西夏和亲的动机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西夏来说,向辽求婚的主要动机是借助和亲与辽朝建立起政治和军事同盟,对内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发展壮大自身的势力;对外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增加与其他政权较量的砝码。从外部环境来看,西夏在与宋朝军队交战中败多胜少,严重制约着西夏的对外发展。如雍熙二年()二、三月,李继迁先是取得了诱杀北宋都巡检使曹光实、攻占银州城及攻陷会州城的战果,但在随后北宋的反击下,李继迁屡吃败仗。先是浊轮川之战的大败,结果是“继迁撤抚宁围,拒战,丧失五千余,麾下没邵浪、悉讹及兔头川东、西诸族皆破,遂领蕃部弃银州遁”。在宋军的追击下,李继迁所署代州刺史折罗遇及弟埋乞战死,其三族豪酋折八军等三千余众纷纷投靠北宋,助宋击夏。同年六月,北宋又与夏军交战,夏军损失惨重,“银、麟等州诸部一百二十五族合万六千一百八十九户皆内附。三族寨酋豪折御乜穷蹙,弃继迁归命”。在这种情况下,李继迁自然会考虑“请婚以结强援”之事。!从内部环境来看,李继迁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早在年,李继迁鉴于“部下携贰”的严峻局面,就曾对张浦袒露过他的担忧:“我宗社久墟,蕃众饥敝。今中国以财粟招抚流民,亲众离散,殆不可支。”即使在他占领银州后,还不无忧虑地说:“自夏州入觐,无复尺疆,今甫得一州,遽尔自尊,恐乖众志。”#对于辽朝来说,与西夏和亲既是为了结交军事同盟,同时又想通过和亲壮大西夏的声威,迅速形成辽、夏、宋三足鼎立的局面,借助西夏的力量牵制宋兵,减轻来自北宋的军事压力。由于当时李继迁内部矛盾重重,在其他政权中的声望也不太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