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地理学 第三章 大气与气候.ppt

  1. 1、本文档共1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 第三章 大气与气候

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①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地表物质交换与能量转化的介质 ③气候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地表生物的保护圈层 ⑤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一,大气的成分: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和杂质等。 主要成分: N2、O2、Ar,和微量惰性气体氖(Ne),氪(Kr),氙(Xe),氦(He)等; 可变成分:H2O、CO2、O3、CO、CH4、H2S、SOx 等等。干空气中,以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最重要。 (一)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干空气):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干空气成分:N2, O2,Ar,CO2; 85Km 以下,干洁大气组成比例大致常定。(干洁空气容积率 见上页图) 1,氮和氧: N2 —比例大,占75% ;性质不活泼;选择吸收紫外线(远紫外光谱0.03~0.13um) O2—丰富,占23%(质量),生物必需物;还有自然界的氧化物存在形式;在短波辐射作用下分解 2,二氧化碳:所占比例小(0.03%),集中低层(20km以下)。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现代工业产生大气;海洋为碳汇;大气中CO2 浓度正逐渐(平均约以0.7 ppm)速度增加,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 因而使地面辐射不易散失到外空间,导致地表低层大气温度上升。 3,臭氧: 分布于10~40千米处;臭氧层20~25Km 高度;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氟利昂对其有破坏影响。 使用N肥,冷冻剂,除臭剂 及炭氟化合物(氟利昂)都会破坏臭氧层。 ㈡水汽 大气中包含水汽平均为124×108 g,占地球水约0.001% 1,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在温暖洋面或雨林上空,水汽含量达4% 2,水汽凝结降水,是陆地降水的来源,地球年降水量3.36×1022克,平均每11天更替一次; 3,其在大气中的含量具有时空变化,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密切相关; ㈢.固液体杂质(悬浮颗粒): ①固体杂质或液体微粒,又称气溶胶粒子; ②其组成成份主要为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 ③集中低层大气 ④气溶胶粒子易成凝结核,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⑤能吸收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改变大气通透性, 二、 大气的结构 (一).大气质量 1.大气上界:3000KM高度左右 理论上当气压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称为大气顶层。 气象学家曾定义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因而过去把1200Km(极光出现)定为大气上界。 高层大气物理学将3000公里高度定为大气上界。因为在这个高度以上,离心力已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 2,大气质量 ①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为8000m,整个大气柱的质量为M0=ρ0н=1013.3g/cm3 其中ρ0为T=0℃,气压为1013.25hPa ρ0=1.225×10-3g/cm3 ②整个地球大气的总质量为5.14×1018Kg ③大气密度随高度按指数规律减少。 高度 (KM) 大气质量百分比 8 63% 海面~5.5 50% 36 99% 36~1000KM 不足1% ㈡大气压力 1,气压 ①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体积内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②气压单位:水银柱高度(mm);国际单位用Pa(帕斯卡),气象学用hPa ③标准大气压:T=0℃,纬度为45度的海平面气压,相当于1013.5 hPa ④地面气压值存在差异,在980~1040 hPa之间,平均1013 hPa ⑤同一水平面上的实际气压分布不均 : 水平气压场: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鞍形区 2气压垂直分布: 气压垂直分布规律: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近地面层大气大约每上升10M减少1 hPa。 同样水平面上气压场形势不同,地面高压,高空低压;地面低压,高空高压。 ㈢大气分层 1.分子组成 : 2.大气理化性质: 3.气象学分层法: 气象学上的大气分层: ①对流层:a大气的最低层,平均11km。 b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发生于此层 ②平流层:a范围:对流层顶~55Km高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