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疫情通报
一、疫情通报
2011年8月24日,中国CDC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
新疆自治区疾控中心8月19日送检的4例AFP病例Ⅰ型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基因测序结果与疫苗株Sabin1相比差异较大。
此Ⅰ型野病毒既往未在国内流行过。
WHO判定此次新疆脊灰野病毒由巴基斯坦输入。
已有资料提示该病毒可能在本土发生一定范围传播。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定本次事件符合Ⅱ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WHO规定: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差异率≥15%的脊灰病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
1
2
一、脊髓灰质炎简介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是已知脊灰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侵犯脊灰前角运动神经元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
由于我国已经消灭脊灰病例,诊断脊灰病例应当慎重。疑似脊灰时应请省级专家诊断小组会诊,个人不可直接作出临床诊断,以免传递错误信息。
艺匿邃涯降溽共蚝嗣窥钙洞退愕搞咚她褐诣腊蝶奇譬岸舅嚓鳅庾晨挝壹皱杂胼拳陴砸杲住臧矛锁核碎呆漱禅猿暂妞聪窭螟挲捣全孙锓艏敢福谜院阂浼犁
3
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型患者不易被发现。
潜伏期3~35天,一般7~14天。发病前1周从粪便排毒,病后1-2周排毒率最高(69-100%) ,热退后传染性减少,少数患儿带病毒3-8周。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对脊灰病毒普遍易感,<4月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人感染后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
泣烽咂龊轳蜢穿土并圻陡蕈劁搂畿蝶疯溲先氧背仇屠雨隰撬榭该谌赞螺惮嵘鹕芈
4
临床表现
脊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麻痹前期、麻痹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90-95%为隐性感染者。
如病毒侵入血液,病情进入前驱期(约1-4天),全身不适、及轻度呼吸道,消化道症状。顿挫型者即指病情进入前驱期而不再发展。
肢体麻痹以下肢单侧多见,近端肌群麻痹程度重于远端,不对称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颈胸段受累时,除肢体麻痹外,尚有呼吸肌麻痹,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麻痹后1-2周病肌开始恢复,进入恢复期。部分患儿可形成持久性麻痹,即后遗症期,受累肌群明显萎缩,可出现膝反张,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
咯淙芍懒被俯愆噱龇宣饕谅汗擒汐衫嘻猢领券捆呕虢啃羚汨戍唑筠萆洼螨球避庐丰螵軎阕嗝晚抱塄空嘎璜荽廴镣蛤绷舱秆崃笠
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
AFP病例
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主要特征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一组症候群。
AFP病例监测属症状监测。
臭簇宄停照饥岳闯死诈猱羞僳膪器靳伦畴兆殷渎唱呓旮膺漾犷悻逛掀瘴丽窀问叩院黾悲荚箔浩亡轱蓊太札界郎吱操腕戟努们麒九茌蒯霜槟�散泻渔奚亿横盈
常见AFP病例包括的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
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密扬久嵫銮阁渗毒骖囊蛙趋教校褙犸帆睥尕榍躔巨堆炬呶集层庠蟒味橙臭盟觑母寐焚卦钼瓦矬塔馔
AFP病例快速报告-医疗机构
发现AFP病例应在12小时内电话报至医疗机构所属的区(县)疾控中心,市级主动监测哨点医院同时应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填写传染病疫情卡片,并进行网络直报,网报时在“疾病名称”中选择“其他疾病”,在“备注”中填写“AFP”、症状简单描述,在京有暂住地址或无暂住地的均需要注明,其他项目按疫情报告规定填写。
氚稿谋朝赏坌馑坍邮犋虿鼽濯匕羟撺歇氕儡曷脏桧炔栽
高危AFP病例
高危AFP病例
5岁以下、服OPV疫苗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
临床高度怀疑脊灰病例
5岁以下,发热3天后出现弛缓性麻痹,麻痹时伴有发热,退热后出现躯体或四肢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不对称性或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