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AHMU
Dep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重大传染病防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目 录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二、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
2000多年前,Hippocrates
提出“流行”概念
检疫、隔离等方法的产生和预防疾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传染病流行病学初步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9世纪末
微生物学创立
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推理方法—Henle/Koch原则的建立,推动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飞速发展
20世纪初形成了系统的
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理论
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初至今不断发展完善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
定 义
第一节 概述
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
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
评价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和策略
第一节 概述
研究内容
天花病人
第一节 概述
二、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脊髓灰质炎病人
第一节 概述
人类与鼠疫作斗争
第一节 概述
血吸虫病患者
第一节 概述
防治霍乱
第一节 概述
关于传染病的发明
1546年,意大利医生费拉卡斯托罗提出,疾病可通过健康人直接与患者接触传播,也可间接传播
1677年,荷兰显微镜专家虎克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细菌
1786年,丹麦生物学家奥托.弗里德里希.米勒最早著书描写细菌
第一节 概述
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发现接种牛痘,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1867年,消毒外科手术开始普及
1910年,德国细菌学家埃尔利希发现一种砷化合物能杀死梅毒螺旋体
1921年,卡介苗问世
1928年,第一种青霉素用于治疗。同年,百日咳疫苗诞生
第一节 概述
1932年,德国化学家吉哈德.多玛克发明硫元素化合物能杀死链球菌
1935年,德国生物学家马克发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1939年,美国微生物学家迪博发现抗菌素的抗菌作用
1944年,美国人发明链霉素
1955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索尔克制成脊髓灰质炎疫苗
第一节 概述
消灭天花
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尽管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取得了一些
成就,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老的
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
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与传染病斗争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概述
1996-2004年世界范围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
三、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定义:由新出现(发现)的病原体,或经过
变异而具有新的生物学特性的已知病
原体所引起的人和动物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包括
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源于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耐药的病原体
经昆虫媒介传播病原体
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病原体和传染病
续表1
第一节 概述
续表2
第一节 概述
与SARS做斗争
第一节 概述
禽流感流行
第一节 概述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第一节 概述
蜱虫传播的
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图,1940-2004年
新发传染病的地理起源
第一节 概述
新发传染病相对危险性全球分布
a 源于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b 源于非野生动物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c 耐药的病原体 d 经昆虫媒介传播的病原体
第一节 概述
新发传染病
宿主易感性
疾病传播
新疾病
技术与工业
改变
人口/行为改变
环境改变
土地使用
国际旅游
与贸易
公共卫生
措施破坏
微生物的适应/改变
危险因素
第一节 概述
不确定性 即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
发传染病,给防控的准备工作带来困难
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
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对医务人员
造成直接伤害
动物源性: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新发传染病
中75%为动物源性
流行特征
第一节 概述
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新的病原性微生物带来的传染是全球性的,
而非局部的独立事件
在疫情发生初期,不能充分认识,大众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新发传染病的生物学性状、传播因素及传播规律等方面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播迅速、易形成暴发或流行、病死率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一、传染过程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