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名词性喻的计算方法研讨
摘要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修辞学问题,也是人
类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帮助我们构建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系统,从这个
意义上可以说,隐喻是深刻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与便捷桥梁。因此,研究隐喻的
理解方法是自然语言自动理解的研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隐喻有其不同于西方语言的特点。为
了使汉语隐喻的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汉语隐喻,试图在国
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隐喻认知规律,分别采用基于逻辑和基于语料
库的隐喻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汉语隐喻种类繁多,本文只能针对
名词性隐喻进行探讨,其余暂不涉及。
在基于逻辑的隐喻计算方面,本文基于认知逻辑,首次构建了与隐喻理解密
切相关的认知相似逻辑、认知依存逻辑和认知理解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认知
隐喻复合逻辑,对名词性隐喻的本质进行分析和刻划。然后,对隐喻推理进行模
糊扩展,首次提出认知隐喻相似推理,同时给出隐喻相似推理的归结方法。
在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计算方面,本文先基于合作机制给出只考虑本体和喻体
的隐喻计算方案,然后基于语义意合度,利用句内上下文寻找隐喻旬的隐含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总之,本文提出的隐喻计算方法初步实现了分析汉语名词性隐喻现象的目
的,为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研究篇章理解和机器
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隐喻理解;隐喻逻辑;隐喻计算
Abstract
Metaphor砌chisa轴ndof in
ubiquitousphcnomenonn锨Iral not
laIlguage,is
onlya枷lolo西cal髓drhctoric alsoa
probl锄,butkindof n蛐ofh呦aIl
c0嘶tiVe
us
belng·】Ⅵetaphort0cons觚ct
helps our蛐dand sySt锄.
conc印t
Me脚hor h髂a哳actedmorc
coml’utation andmore
attention
because
metaphor,
t0 mefocus
some删,is of
lIlind孤d
lallguagemechaIlism.HowcveriteIlcount铘
not duet0
probI锄s merich
omy 0fn咖ral
cXpressivepower alsodueto
laIlguagebut
natureof
c0肿tive h吼aIl
bcing.111erefore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