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玉皋)临床微生物标本的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吴雨杲 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在医学高度发展,新的抗菌药不断涌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是当代的感染性疾病,在病原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现代化感染性疾病在病原上的新特点。 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很多低致病菌、弱毒的细菌,在外环境、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引起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日益增多。 病原菌的种类更为广泛:包括需氧菌、厌氧菌、苛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等。 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同一种细菌可以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完全不同,甚至出现同时耐多种抗菌素的“多重耐药”细菌,往往使临床医生的“经验性”治疗或所谓的常规治疗根本无效。 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出现新的感染性病原:有人统计,20世纪后期,全世界一共出现31种新的传染病,其中病毒14种,细菌11种,寄生虫6种,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办法,人群又无免疫力,这些新的病菌在不同的病区和范围内流行,来势猛,传播快,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社会恐慌。例如: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新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0157、出血性肠炎、0139霍乱、艾滋病、莱姆病等。 微生物让人步步为营, 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检验误差的发生率那个阶段最高 60%以上的实验误差发生在分析前 1997年一位意大利著名检验专家就对急诊检验误差发生的种类和和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约有62.5%的检验误差发生在检验前,而来自与检验中期和检验后期的误差率分别为13.3%和18.5%。 2007年,这位专家又做了类似的统计,结果显示,检验前误差发生率仍高达61.9% 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基本原则 1、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2、尽可能直接从感染病灶采取标本。 3、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正常菌和环境中杂菌的污染。 4、选择适当时间采取标本。 5、送检标本使用合适的容器,培养基、容器须经无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必要时采取床旁接种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7、送检标本的化验单上应注明标本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条件。 8、某些严格厌氧菌如迟缓真杆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暴露等空气中短时间即可死亡,因此必须注意在厌氧条件下送检和保存。 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 标本采集时期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境 常见不合格标本主要有一下问题 标本采集时间错误 容器错误 标本量不足 标本采集延误 以及暂存条件错误 ….. 最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 血液培养 脑脊液培养 胆汁培养 胸腹水培养 关节液 其他无菌体液和分泌液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 血培养的概念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 医师开出医嘱 护理人员收集送检样本 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感染的微生物 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目前血培养的问题 采血时机不合适 采血套数不够 采血量不促 只做需氧培养,不同时做厌氧培养 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血流感染与血培养的规范实践 ——关于血培养的指针 “只有在发烧时,才需要进行血培养。” 答 案:血培养的指征 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 ②寒战; 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 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 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 ⑦昏迷; ⑧多器官衰竭; ⑨血压降低; 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关于采血时机 “何时采血进行血培养,无特殊时间要求。” 答案: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9℃才抽血, 而错过时机。 ——关于采血套数及部位 “为减轻病人痛苦,只从一个穿刺部位采一份标本即可。” 基本概念 成人“一套” 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和厌氧各一瓶,也叫“一份” 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