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气血津液病症—第二节—血证.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症—第二节—血证

【概 述】  定 义  历史文献简介  范 围 一.定 义 定 义 凡是因为人体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 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之外的病证,统称为血证。或云,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 病名解释 “血证”这一病名最早出自《医学正传·血证》。 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临床又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它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于其他病证的过程中。 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而表现为鼻彻、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二.历代文献简介 《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金匾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枯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 《诸病源候论·血病诸侯》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该书。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三.范  围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本证的范围。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觑、齿出、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关于血的生理 血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血液化生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 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 损伤上部脉络——衄血、咳血、吐血 热邪侵袭 损伤下部脉络——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肝郁化火,血逆于外) 肝火上逆犯肺——衄血、咳血 忧思恼怒过度 肝气郁结化火 肝火横逆犯胃——吐血 3.饮食不当(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酒 辛辣厚味 药物 损伤脾胃 滋生湿热 脾胃虚衰 热伤脉络 血失统摄 吐血、便血 衄血、吐血、便血 4.劳倦过度(劳倦过度,脏腑内伤) 劳倦过度 神劳伤心 体劳伤脾 房劳伤肾 心、脾、肾气阴损伤 损伤于气,气虚不摄 损伤于阴,阴虚火旺 血液外溢 迫血妄行 衄血、吐血 衄血、尿血、紫斑 便血、紫斑 5.病后诱发(病后体虚,血不循道) 久病或热病 —— 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 阴津伤耗 久病或热病 ——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正气亏损 久病人络 —— 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血脉瘀阻 病因病机归纳 外感热邪,湿热,气郁(实火)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各种 阴虚火旺(虚火) 病因 气虚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气损及阳 病因病机归纳(续) 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实证)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