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18课《竹影》练习和答案.doc

七年级下册第18课《竹影》练习和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第18课《竹影》练习及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幽暗(yōu) 藤椅(téng) 惬意(xiá) 手痒(yǎng) B、徘徊(huái) 参差(chā) 横幅(fú) 花瓣(bàn) C、闪烁(shuò) 疏密(shū) 朱砂(shā) 蘸水(zhàn) D、乱撇(piē) 一缕(lǚ) 弥漫(mí) 立轴(zhú)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两项是( )(4分) A、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涵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B、 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箫箫的声音来。 C、 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板的印刷。 D、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 3、下列词语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幽暗:昏暗。 ②坐不牢:坐不稳。 ③惬意:心里很高兴。 ④疏密:指距离不远不近。 ⑤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⑥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不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 ①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专门部分。 ②粗看画竹,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 ③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④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 A、③①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B、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C、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D、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6、最后爸爸“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下面不属于“如此”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的一样。 B、 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 C、 中国画像符号。 D、画竹只要照真竹一描,大多数成为竹的名画。 7、指出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⑴《竹影》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 ⑵本文中,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写得真实恰当,语言通俗易懂。应为描写细致生动,意境清雅。全文于充满童趣的孩子的游戏中渗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 ⑶中国画中有“朱竹”,是因为在中国有一种特殊的竹子,它是红色的。( ) ⑷“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这句话写出了黄昏时分光线渐弱的变化过程,“弥漫”一词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光的朦胧。富于变化,充满美感。( ) ⑸“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把太阳落下去后天空慢慢变暗的情景表现得十分形象。( ) 8、填空(5分) “艺术和美往往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这是 (作者)的《 》一文所传达的题旨。与此类似,我们学过沈复的《 》就是通过嬉蚊和 两件趣事的描述,反映儿时从童稚活动中获得的 。 二、整体感悟(10分) 1、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5分) 2、有人认为文章前半部分与中国画无关,是“多余之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5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8分) “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着他的两脚。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是口里的热气吧?”“是头上的汗水在那里蒸发吧?”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因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