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墓园的设计的案例分析风之丘墓园介绍PPT
三谷徹(ToruMitani)
风之丘墓园设计
三谷徹(ToruMitani)简介
三谷徹(ToruMitani),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设计包括多种开放空间,涉及现代都市和自然的景观。
获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硕士学位、东京大学建筑学博 士学位。
代表作品
1.名取文化中心环境设计
2.格磨科学国城镇中心景观设计
3.风之丘墓园(Kaze-no-Oka)
4.Isar Buro公园
5.Novar:is Pherma k. k.环境设计
6.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
7.獭户内海广播庭园
8.府中市美术馆前庭
9.播磨城市中心和荒野公园广场
10.朝日电视台屋顶庭园
11.品川中央公园(ShinagawaCentralGarden)
一、概况背景
风之丘墓园(Kaze-no-Oka)”建成于1997年。坐落在日本的中津市,占地面33316平方米,建筑面积2514平方米。中津市是日本南部的一座有着7万人口的小城市,风之丘火葬场就位于中津市郊区山国川岸边的一片高地上,北面可望见中津市的街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附近居民的火葬场,并集中了一座座坟墓,大凡谁家有人亡故,都把这里作为殡葬的首选之地。
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该项目需要一块宁静的大规模的基地,并要确保不侵犯周围的环境。在名为风之丘的基地上,原有的墓地与一群最近挖掘出土的古代坟墓合为一个整体。基地是空旷而宁静的,碧空旷野,一望无际,给了建筑师很放松的空间,很好的符合了建筑的需要。建筑根据功能的需要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八角形的葬礼厅、三角形的休息厅和正方形的火葬厅。葬礼厅用于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守夜,火葬厅是瞻仰遗体和火化的地方,休息厅让家属在各种仪式间得到休息和平缓心情。每个建筑空间的特点决定了光线的进入方式、空间的比例以及材料的选择。
二、空间
建筑在形体上采取了一种谦逊而平和的姿态,尽量使自己融合于环境中,但又以葬礼室倾斜的体量和休息室花园的斜隔板悄悄地和小坡度的地形作呼应。建筑从形体上就毫不掩饰它的主题:静。生与死的纠缠在这里被淡化到最小,死亡似乎只是一个人生的驿站,有淡淡的离愁,却没有无奈的悲痛。
项目通过椭圆形的草地和园路充分表现人与大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设计强调“宁静与威严”,以抽象的形态使建筑很好地与地形结合,同时使人能够眺望到周围的焉神社和八面山,在建筑物与景观的处理上考虑到既分隔又保持通透的原则,地形的起伏、建筑物的高度均通过模型反复推敲,以达到最佳效果。
整片绿地在火葬场的南部,三谷徹将地面做成略带角度的草坪坡面。中间的绿地是椭圆的盘子状,被称为“地盘”。凭借着缓慢上升的坡度,从“地盘”的一边看过去,对面火葬场建筑的下半部分掩盖在绿地里,地上部分犹如雕刻一般,呈现和天空对峙的感觉,深远的“距离感”油然而生。除了和建筑对接的部分,“地盘”周边种上了高大乔木,成功掩盖了周围的民居和工厂等建筑,使视线直接与远处的山峰和天空连接。
三、连接
门廊本身也是一个过渡空间,连接门厅和入口。它的形制大体和葬礼厅外的门廊一样,一边是墙,一边是景观。不同的是,廊柱从混凝土柱变成了更温情的钢柱,景观也只是一个小庭院,而不是广阔的自然景观。而且从门厅走到入口的这段路是有坡度的,缓缓的往上走。这一切,完成了一个从内向到外向、从压抑到舒解、从幽暗到敞亮、从悲伤到释然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不同空间特质的处理、空间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这是风之丘火葬场最闪光的地方。事实上,虽然这是一个火葬场,但却是一个为活人建的建筑。所以,大到空间的组织和安排,小到每一个细节,无不时时处处站在家属的位置,考虑每一个阶段心理的变化,营造不同的气氛,令陪伴的家属达到精神上的抚慰,并令人感受到死亡是庄严、安详、宁静的。
四、内外关系
在风之丘火葬场里,有一个满栽植物的前院、一个水庭,加上休息厅外半开敞的庭院,一共是三个院落。非常注重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和对话,即使连最封闭的葬礼厅,也有两片墙不落地,通过水面的反射取得室外的景观。这自然缘于深受日本传统庭院空间的影响。传统日本庭院的审美观建立在禅宗哲学基础上,追求一种“空”、“虚”、“无”的境界,内涵丰富,品质清雅,往往构成建筑空间的核心部分。像火葬厅中的水庭就具有一种静止的时空特征,表达出一种无序的永恒性。虽然材料和技术均已与传统不一样,但还是继承了传统中时空关系的静止性与审美追求的抽象性,通过对意境的追求使人们仍能体味到传统里一些最精髓的意味。
结束语
风之丘火葬场在空间气氛的营造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筑赋予了空间生命和感情,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体验,或者只是他在建筑上的追求。但是无法否认,风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