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质文档]麻醉2
麻 醉 ;第一节 绪 论;一 绪论;麻沸散--华佗(公元200年)
;现代麻醉学的开始; 1989年5月卫生部发出12号文件“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使麻醉科的学科建设有法可依,促进了麻醉学的发展。;外科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1.1.麻醉定义;麻醉学: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科学。
现代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学、复苏学、重症监测治疗学及疼痛治疗学,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危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1.2.麻醉的任务;麻醉专业的任务及范围;1.3.麻醉学的含义;
1.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2.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3.椎管内阻滞(intrathecal block)
4.复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
5.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
local anesthesia
;椎管内阻滞intrathecak block
; 复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
又称平衡麻醉(balanced anesthesia),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 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处理;1.4.临床麻醉的分类;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2.1.b1.麻醉前病情评估;2.1.b2.麻醉前准备事项;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体格方面的准备: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Preoperative Preparation1;精神状态的准备;胃肠道的准备;麻醉设备及药品的准备;2.2.麻醉前用药;2.2.a.原则;2.2.b.常用药物;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全身麻醉;一、全身麻醉药;吸入麻醉药;1.1.吸入麻醉药;1.1.a.理化性质与药理特性;1:理化性质与药理性能;常用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MAC定义和用途;影响MAC的因素;1.1.b.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1.1.c.代谢和毒性;理想吸入麻醉药物;1.1.d.常用吸入麻醉药 ;氧化亚氮;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氟烷;1.2.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药优点;静脉麻醉药缺点;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羟丁酸钠;普鲁泊福;1.3.肌肉松弛药;1.3.a.肌松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去极化肌松药:以琥珀胆碱为代表 琥珀胆碱的分子结构与乙酰胆碱相似,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和肌纤维成束收缩。但琥珀胆碱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而且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易被胆碱酯酶分解,因而作用时间较长,使突触后膜不能复极化而处于持续的去极化状态,对神经冲动释放的乙酰胆碱不再发生反应,结果产生肌松弛作用。;非去极化肌松药:以筒箭毒为代表 这类肌松药能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但不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当突触后膜75%~80%以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被非去极化肌松药占据后,神经冲动虽可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但没有足够的受体相结合,肌纤维不能去极化,从而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肌松药和乙酰胆碱与受体竞争性结合,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可被胆碱酯酶抑制药所拮抗。;1.3.b.常用肌松药;琥珀胆碱;筒箭毒碱;泮库溴铵;维库溴胺;阿曲库铵;1.3.c.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1.4 麻醉辅助用药;二、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三、气管内插管术(endotracheal intubation);压迫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双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清晰的呼吸音
呼气时管壁有白雾样变化
手动呼吸时手感、顺应性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四、全身麻醉的实施 ;五、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四节 局部麻醉 ;一、局麻药的药理 ;1.1.化学结构和分类;1.2.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1.3.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 ;1.4.局麻药的不良反应 ;1.4.1.毒性反应;1.4.1a. 毒性反应防治;1.5.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二、局麻方法;臂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阻滞;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一、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1.1.脊柱和椎管;1.2.脊髓、脊膜与腔隙;1.3.根硬膜、根蛛网膜和根软膜;1.4.脊神经;二、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2.1.脑脊液;2.2.药物作用部位;2.3.麻醉平面与阻滞作用 ;2.4.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三、蛛网膜下腔阻滞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pptx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治疗》习题答案.docx VIP
-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ppt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模板(GRR+线性+偏倚+稳定性+计数型)-全公式未加密.xlsx
- 检验科临检组管理程序性SOP文件.doc VIP
- T∕ZZB 1912-2020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电极镍粉.pdf VIP
- 预制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docx VIP
-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APQP4Wind Manual 1.3 APQP4手册1.3 最新标准分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