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遭遇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对抗.docVIP

现代化遭遇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对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化遭遇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对抗

现代化遭遇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对抗   【摘 要】 鲁西南J村命案表明,当前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在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存在着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和冲突,导致了社会“失范”现象。本文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机制,指出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 鲁西南;命案;宗教冲突;原因机制;现代化风险   一、问题及背景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过程[1]。亨廷顿归纳了现代化的九个特征,其中之一便是: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它的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领域的变化。当下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即将西方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整合进中国社会的本土性之中,然而在将西方“现代性”带入自身的“本土性”时,出现了文化、经济以及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对抗与冲突。其中关于宗教信仰的文化冲突问题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宗教议题一直是西方现代化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和场域,它不仅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中国本土现代化进程中同西方角力的场所。中国本土社会中外来宗教的兴起,为以后与本土宗教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也给中国本土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风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后果充满了贝克笔下的“社会风险因素”。这样一种领域内的角力以及冲突的产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将会给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诸多的反思和警惕。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本土社会的现代化快速得到推进,产生的结果便是外来事物同本土性事物产生结构性的张力,以及由此带来了本土社会规范的失调和社会秩序的破坏。本文讨论的一起由基督教同本土宗教冲突导致命案产生的社会事实便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本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显性化”的体现。   二、事件始末   2012年8月14号,鲁西南地区H市L镇J村发生了一起命案,被害者是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王XX,这一事件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造成了当地村民的极大恐慌。后经H市公安局介入侦查,于8月底将案件侦破,并将已逃往山西的嫌疑犯李XX抓捕归案。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凶手竟是被杀者的侄媳妇,而当地公安局审讯的结果更是令所有人瞠目结舌:此起凶杀案的起因是双方爆发的信仰冲突。根据对本村知悉人士的访谈了解到,嫌疑犯和被害者是同属一个家族,李XX是被害者的表侄媳妇,两家的住宅相距不远。被害者是虔诚的道教信奉者,兼做给人祈福消灾的“善事”,家里供着各路道家神仙,也就是农村所说的“神桌子”。而凶手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对于基督教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凶手和被害者之间因为教派之争引起的冲突已经好多年了,还曾就谁是“天上的老大”这个问题长期争吵,直到最近冲突达到了顶点。凶杀案前一天,本村村民因为孙子染上疾病便去被杀者家拜神祈求保佑。凶手认为是被害者抢了她的“生意”,双方发生了肢体争执,随之便导致了这一起惨案。   三、原因机制的分析   1、国家控制力量的减弱以及开放化――现代化的结果   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公民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外来宗教在中国合法传教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982年的这条法律条文,是在中国重新开启现代化进程之后,国家赋予人民更多的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表现。在同L镇基督教教民交流过程中,得知共有教民100多人,而且都是自愿加入的,没有人胁迫,也没有人逼着退出。在意识形态控制强烈的时代,宗教信仰不复存在,宗教冲突无从谈起。现代化的浪潮瓦解了国家机器的控制,并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一件个人自由选择的事情,这在某种程度上将宗教冲突的隐性问题显性化。国家力量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处于“放权状态”,这既是适应现代化的举措,也是现代化的结果。   2、从历史到现代――本土社会传统斗争方式的示范效应   基督教在H市的萌发、兴起有其自身的历史因素,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基督教在这一地区生根发芽,并且得到很大的发展,至此本土民间宗教信仰同外来宗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深。当时的巨野县拥有21座天主教堂,中心教堂位于城东七公里处磨盘张庄(现今的麒麟镇)。德国传教士进入巨野后很快暴露了他们的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他们勾结官府、拉拢豪绅、为非作歹、横行不法,对巨野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激起了巨野人民的极大愤慨。 [2]1897年11月1晚上,愤怒的壮士手提尖刀,潜入教堂将两名传教士杀死。至此,传教士以及他们所宣扬的宗教便成为不祥之物,遭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反对,当时的冲突还体现在信仰本土宗教的农民同信仰天主教、基督教的本土教民之间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持续不断,一直延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