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兴趣的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德教育比智育更重要在智力方面,如果只是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孩子也许会因死记硬背,知识变得较为丰富。但在这种没有自发性支撑的情况下,由于思考力没有得到培养,孩子在从初中到高中、大学的升学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挫折。另外,孩子在没有高尚情操伴随着的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知识丰富,可能会给亲人或周围的人造成不愉快甚至痛苦;如果利用知识来做坏事,即所谓的智能犯罪,则会造成更大的麻烦。所谓“智性”,就是为了他人而贡献出自己的智力的一种能力。在被作为人格基础的意欲和体谅的支持下,智力才会焕发出“智性”之光。 对于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就是学习。真正的智力,是在玩耍中,在各种各样的自由体验之中培养起来的。玩耍对于孩子是绝对需要的。每当详细地询问那些“问题儿童”的家长时,我发现,父母的心力往往只专注于孩子的学习,家庭教育中强调一切以学习为中心,这种情况非常之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只瞄准了社会适应性,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使其变成了一个很好管理的“好孩子”。 也就是说,在我前面列举的人格四层构造中,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基础--体谅他人和意欲,而只一味地热心于适应能力和智性,而实际上后两者只有以体谅他人和意欲为基础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这样来培养孩子的话,可以说其人格是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形”。 由此可见,父母们在育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孩子情绪的安定放在首位,并且时刻注意将体谅他人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田;其次是营造一个使孩子的自发性得以顺利成长的环境,让孩子充满热情和活力地度过每一天。但是,孩子的体谅他人和意欲这两种素质是否在顺利地成长呢?对于这一点我们也无法用考试或分数来进行评价。提高教师素质是学生减负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培养学生会做人和学会做事,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但在以前的教育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当前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是实施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所在。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真正做到使学生“减负”。   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 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但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有意无意把学生看成一个知识的容器或两脚书橱进行机械填充,教师“满堂灌”,课后要布置大量的作业,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在老师作用下,消极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一般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老师怎样动,学生就怎样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被看作是按照被奉为“全科玉律”的大纲和教材传递书本知识的活动,相应地教师成为解说和注解书本上各种“条条”“框框”的书本知识的复制者,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教师要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透”,而学生只有在哪里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只要在试卷上一字不差地将教师复制的书本知识再复制出来。这种教师仅仅充当知识输出者的角色,禁固了学生的头脑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妨碍了学生运用符合时代特点的先进方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在这样的教育下,那能谈得上开启学生的思维,学生那有什么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学生只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当然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获得相当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能转化成学生的基本素质,不能使学生成为灵活地有创造地从事具体工作的人。   在这种教学下,学生超负荷的负担,书本多,课程多,练习多,测试多,补习多,竞赛多,这些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让他们喘不过气。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影响了身心健康,过重的学业负担,机械的分数,等级评比制度,把学生逼得精神紧张,惧学,厌学现象时常发生,更为甚者,造 成心理失衡,金华市学生杀母事件,就是典型一例。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又如何去积极创新?还有什么道德意识?过重的学业负担,戕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才能造就出具有“四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虽然,现在提倡“减负”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减压”家长“增忧”学生“开心”社会“担心”,学校“减负”,家长“增压”。这从教辅资料畅销,家教市场火爆可窥见一斑。当然“减负”决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