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电影中女性人物“美丽心灵”.docVIP

许鞍华电影中女性人物“美丽心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鞍华电影中女性人物“美丽心灵”

许鞍华电影中女性人物“美丽心灵”   【摘 要】许鞍华在不同时期的三部代表作品《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中选取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人物展现她们面对各自生活境遇时的人生态度。《女人四十》中的阿娥面对家庭琐碎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担当;《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即使退休后仍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但几次骗局使姨妈人财两空而不能在大上海立足,她对生活充满幻想但最后却安心于年轻时最想逃离的现实处境;《桃姐》中的桃姐已是人近暮年,她在对人处事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超脱。三部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人生遭际都经历激变的社会潮流,她们身上都满怀导演深刻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许鞍华;《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   许鞍华自1979年以首部电影《疯劫》为香港电影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便和众多同时期的电影人共同开创了香港电影新浪潮,曾经是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唯一的女将。许鞍华一直被公认为是调制“女人戏”的高手,从1994年的《女人四十》,将一个香港底层40岁女人的中年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横扫金像、金马,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时隔13年,许鞍华又将视角瞄准了当代上海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一个年过半百却仍怀抱理想主义情怀寂寞挣扎的姨妈,《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将50岁女人的隐痛在嬉笑中层层剥开。2011年许鞍华最新执导的《桃姐》是在以一种平静、淡化戏剧冲突的生活化叙事方式冷眼旁观地讲述了以“桃姐”为代表的七十岁香港老年女性的生存状态。此部影片成为了2011年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大赢家,荣膺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本文试图以许鞍华的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来窥探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她们对生活和社会有着怎样的态度和看法?透过这些人物命运的遭际,探究作为导演的许鞍华到底想要表现什么样的深刻主题。   一、独特女性视角的选择   作为一位女性导演,许鞍华承认她拍片时选角有自己的偏好,“我喜欢拍一些边缘的人和事,比如妓女、赌徒、警察,包括姨妈这样的角色。我感觉一个人如果不快乐、有问题,那戏剧冲突肯定会多。一般来讲,我对很有钱、很有闲的人都没有什么兴趣,我的基本同情不在他们身上。”   《女人四十》中的阿娥,40岁的香港平民职业女性,在一家老式的卫生纸公司上班,上有老下有小,繁重的家庭重担,拮据的经济状况,她要在鱼摊前面等鱼死去贱价买回,要趁超市打折提大包的丝苗米回家。疼爱她、帮助她的婆婆突然离逝,老年痴呆、脾气古怪的公公要她照顾,公司年轻漂亮又懂电脑的女秘书威胁着她的地位……40岁是个敏感的年龄,工作、家庭、长辈一系列的重压一并向她袭来,接踵而至的家庭坎坷令阿娥心力交瘁。当她在天台上依稀听见婆婆唱过的曲子,她终于蹲在地上放声哭泣,眼泪盘亘在那张40岁的松弛的脸上,生活的残酷看似平静琐碎实则天翻地覆。许鞍华以她独到而细腻的女性感悟抓住最能表现日常生活琐碎的普通家庭主妇的形象,影片中儿媳妇与老公公的敏感而又微妙的关系是着重展现的。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为何以一个时尚高雅的文化词语来表述一位中年女性?许鞍华毫不隐讳的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有很多的(相同点),比如她的生理、心理状况基本上跟我很相近,大家都是年纪差不多,性格其实也差不多。可能有些细节不一样,但有很多还是一样的。比如都快要退休了,怕赶不上时代;都是知识分子,有点自命清高,这些都是她性格的重点。”在塑造姨妈的形象时,许鞍华有自己的定位,“姨妈是革命时代的产物。她认为要有公理,人要上进、要注意干净等等。她年纪大了仍不服输,希望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也不落伍;但为了追上时代,她把自己弄得更狼狈。”姨妈的身上带有典型上海中年女性的特点,“上海人都很注重生活细节,所以姨妈虽然很穷,她的家还是很干净,环境很整齐,吃喝都很讲究。我就要把这些细节都融入到这部电影之中,而不是刻意的表达。”就连姨妈生活环境的选景也不是繁华异常的上海大都市的摩天大楼,蜘蛛网似交通网络中的车水马龙,夜晚上霓虹灯闪烁的上海滩街头,(这些画面只有姨妈在上海呆不下去,离开上海时有过瞬间的呈现)。影片中姨妈从来没有在这些地方出现过,她的全部生活都是在自己的社区中。导演做这样的安排可称得上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惟有这样的安排才能有益于观众和影评人发挥他们各自最大的想象。   人生即将步入老年的许鞍华始终以大城市中的小人物作为电影中所刻画的主要对象。《桃姐》中的桃姐,出生不久即被人收养,辗转之下,将她安排到梁家充当家佣。自13岁起,桃姐先后照顾过梁家四代,共六十多年。故事讲述了梁家新一代ROGER与桃姐的真挚主仆情谊。许鞍华导演抓住了家佣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对香港法制化社会之中逐渐流失的特殊情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   二、家庭生活的琐碎凸显女性生活态度的坚韧   有学者撰文指出在许鞍华执导的大多数影片中,电影的性别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