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咪喹莫特乳膏与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对比分析
咪喹莫特乳膏与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乳膏与0.025%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对比。方法:将9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予5%咪喹莫特乳膏、0.025%维A酸乳膏及两者联合外用治疗,疗程为三个月。结果: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8.4%,53.3%和78.8%,联合治疗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维A酸乳膏;扁平疣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02-03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主要为HPV-3型,少数由HPV-5、8、9、10、11型引起。该病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重要关系,在伴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其发病率明显增高。疣体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大多为米粒至绿豆大小,表面光滑、质硬,呈淡褐色。搔抓后可有自体接种反应,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该病病程长,治疗后容易复发,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患者纳入标准:①具有典型的皮疹表现并确诊[1];②年龄15~60岁,性别不限;③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或接受过治疗但无明显效果或复发,近一个月内未予治疗;④病程≥2月;并且疣体数目≥5 ~200个。排除标准:①对咪喹莫特或维A酸乳膏过敏或不能耐受者;②合并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及其他严重内脏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或计划半年内怀孕者;④近一个月内进行过药物治疗;⑤对光敏感或有疤痕体重者;⑥未能完成试验者。 1.2 一般资料:96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就诊于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患者皮疹分布于颜面、双上臂、躯干等,大小呈芝麻至绿豆大小、浅褐色,少数亦可见呈线性排列的扁平丘疹。其中男44例,女52例,年龄18~42 岁,平均年龄22±4.53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8±2.45个月。54例累及面部,22例累及颈及胸背部,20例累及手背及腕部。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皮疹数目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A组(治疗组)33例,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商品名:丽科杰,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每天将药膏均匀薄层涂于疣体上,用手指轻轻按摩数次,保留6-10小时后,用清水将药物从疣体部位洗去,周一至周五涂药,周六、周日停药。B组(对照组)30例,采用0.025%维A酸乳膏(商品名: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使用方法同A组,每晚一次,周一至周五涂药,周六、周日停药。C组(联合组)33例,采用二者交替外用治疗,每周连用六天,停一天。三组患者疗程均为三个月,若皮疹在三个月内完全消退则中止治疗。于治疗前、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痊愈的病例再随访2个月以观察是否复发。 1.4 疗效判定:疗程结束后按照四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痊愈:疣体全部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无色素沉着斑;显效:疣体面积减少≥7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X2=4.34,P 既往大量研究发现,对于同为HPV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患者,以及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病,咪喹莫特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3]。而近期Theiler等对HIV阳性感染的播散性传染性软疣患儿进行研究发现,使用咪喹莫特治疗后,患儿的皮疹与单用水杨酸组比较出现明显好转,经推测与局部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抗原提成的增加及向淋巴结的迁移发生免疫反应有关,同时咪喹莫特亦可直接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局部感染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抗增殖作用[4]。提示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咪喹莫特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并提示对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来说,恢复局部皮肤组织的正常免疫功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维A酸是天然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可以激活三种细胞核维A酸受体(RARα,RARβ,RARγ)。这些受体可以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调控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通过对这些受体的激活,可以产生临床治疗作用。另外,外用维A酸还可以调节异常的毛囊角化和促进粉刺的溶解,调节表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胶原纤维的生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并能刺激成纤维细胞,防止胶原的丢失,抑制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诱导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如胶原酶,92-kd的明胶酶,以及基质溶解酶)可以被紫外线照射而诱导活化,产生溶解皮肤胶原的作用。另外,通过Fontana Masson染色,发现维A酸可减少表皮黑素,并可能通过增加角质形成细胞的总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