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国文化开发白马关风景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VIP

基于三国文化开发白马关风景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三国文化开发白马关风景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三国文化开发白马关风景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德阳白马关风景区具有一定规模、三国文化资源丰富,如:庞统祠、诸葛点将台、落凤坡、血坟等景点,但存在其知名度不大、客源地域范围较小、多为本地游客等问题。开发管理者应针对所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基于三国文化深挖其精髓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白马关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如:庞统祠、诸葛点将台、落凤坡、血坟、古驿道、倒湾砾石等景观均在此风景区内。纵观该风景区这十余年的开发建设,既有其资源上的优势,又存在一些开发不足,现拟撰文以能为罗江县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三国文化   (一)三国文化的定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三国人物如数家珍。三国文化由于《三国演义》文学作品的广泛知晓性而在我国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据资料记载:“三国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是于1991年11月四川成都召开的首届“三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达成共识,认为“三国文化”就是指以《三国志》记载的三国历史为源头,以《三国演义》为主流,以两者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为重要内容的融史学、文学、戏曲、艺术、文物古迹、现代影视等为一体,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着深广影响和巨大魅力的综合性文化…。   (二)三国文化对当代的影响   中国拥有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王朝兴衰、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南北对峙的阶段,而三国鼎立局面却是我国发展史上唯一的一次历史存在。至今,三国鼎立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古战场、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名人故居纪念地以及传奇人物和典故等仍有着巨大的魅力。随着以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为题材的漫画书籍、电视剧、评书、计算机游戏等方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三国文化影响深远。在海外,尤其在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和世界华人中也有众多的爱好者。   (三)白马关风景区三国文化资源丰富   白马关风景区主要由白马关、落凤坡、庞统祠墓、金牛古道、倒湾八卦谷和倒湾古镇(“倒湾古镇”景点由农民自建房屋和锦绣天府承建“商业一条街”组成,古镇建筑风格以徽派迷宫院落式为主,借助三国文化的内涵以及丰富的历史遗迹,规划建设了集文化旅游、拆迁安置、创业就业为一体的旅游景点。)等景点组成,是从四川省广元市至成都市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站。   白马关位于罗江县鹿头山上,东据罗江县城5公里,是古时中原陆路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有“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之势。唐朝杜甫途径此地,曾做《鹿头山》咏之:“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白马关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五关――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关、江油关和白马关。清朝罗江才子李调元曾以诗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来形容此关,从诗当中我们也不难想象在古代白马关对于整个四川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白马关曾三易其名。东汉时因其地处古绵竹城东北,称绵竹关;隋唐时因其地处鹿头山而改名鹿头关;唐昭宗天?四年(公元907年),前蜀高祖王建借汉高祖刘邦曾骑白马过此、庞统和刘备曾在山下换马这两个典故,将此关定名为白马关。   庞统祠和庞统墓位于鹿头山白马关内,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庞统的专祠,也是四川建造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它不仅是三国蜀汉政权兴亡的见证地,而且也是全国唯一纪念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庞统的专祠。庞统祠在明清时期曾毁于战火,从康乾年间相继进行修缮改建,落成了现在的规模。2006年5月,庞统祠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时称“伏龙、风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赤壁之战后开始辅佐刘备,后随刘备入川,官拜军师中郎将。东汉孝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与刘备兵分两路进攻雒县县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据《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伯俊教授以《蜀汉政权与罗江》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他根据史籍、考古资料,结合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在蜀汉政权的发展过程中,今罗江县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标志是:其一、蜀汉政权尚未建立,庞统就死于征战途中,因此,庞统墓是四川最早、最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