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医诊法2闻问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中医诊法2闻问切课件

闻诊 第二节 听声音 嗅气味 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 呃逆、嗳气、太息、肠鸣 病体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的气味 听声音 阳证、实证、热证 阴证、虚证、寒证 发声高亢有力, 声音连续而多言 发声低微细弱, 声音断续而懒言 特点: 语 言 谵语 郑声 独语 狂言 言謇 热扰心神(实) 心气大伤(虚) 心气不足气郁痰结 痰火扰乱心神 风痰蒙闭清窍 神识不清 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 首尾不续 狂躁妄言语无伦次精神错乱骂詈不 避亲疏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语言不流利,吐词不清晰 练习 c B 2、郑声的病机是: 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C瘀血阻遏心窍 D热扰心神,神明失主 E痰湿阻遏心窍 1、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的是: A.独语 B.郑声 C.谵语 D.言蹇 E.狂言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 动,不能平卧 实喘:痰热壅肺或风寒袭肺 虚喘:肺肾气虚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痰鸣,时发时止, 缠绵难愈:多因外邪引动伏饮而发 喘:气息急迫困难 哮:喉间哮鸣音 闻气息 坐而俯首 肺虚少气 坐而仰首 肺实气逆 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实证:咳声重浊,声大气粗,有痰. 虚证: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而少气. 咳嗽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呕吐、呃逆 实热—呕吐来势急,声高有力,呕吐物浊稠; 呃逆声高亢,短而有力. 虚寒—呕吐势缓,低弱无力,呕吐物清稀; 呃逆低沉而长,气弱无力. 口气 臭秽—胃热、龋齿、口腔不洁 酸馊—食积胃肠 口有血腥味—吐血、咳血、齿衄 口出腥腐臭气,兼咳吐脓血—内有溃腐脓疡 (肺痈、肠痈) 嗅气味 口臭、牙痛由于胃热:清胃散 黄连9 升麻6 当归6 生地15 牡丹皮9 生石膏30 临床效方 2.汗气 汗气腥膻—湿热久蕴皮肤 汗气臭秽—热毒内盛 “狐臭”—湿热郁蒸 3.痰涕之气味 鼻流浊涕腥秽如鱼脑—鼻渊 4.呕吐物之气味 酸臭—胃热 无味—胃寒 酸腐—食积 5.特殊气味 烂苹果—消渴 尿骚—尿毒症 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的意义和方法 1、医者态度、语言 2、有目的(围绕辨证要点)、有重点(现病史)、有次序(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查询病情 3、适当提示,避免诱导 4、对危重者应抓住要点扼要询问 5、及时记录病历、病情 问诊的内容 一、 一般情况 二、问生活史(生活习惯) 三、问家族史和既往病史 四、问起病 五、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重点) 张景岳《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寒热的类型 (一)恶寒发热---外感表证 (二)但寒不热---里寒证 (三)但热不寒---里热证 (四)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一、问寒热 里热证---壮热、潮热、微热 类型 临床特点 兼症 临床意义 壮 热 潮 热 微 热 面赤、汗多、 烦渴饮冷 里实 热证 阳明腑证 湿温病 阴虚证 腹痛拒按,大便燥结 头身困重,苔黄而腻 五心烦热,骨蒸发热 日晡潮热 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湿温潮热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阴虚潮热 午后或入夜低热 高热持续不退 轻度发热,热势较低 气虚、阴虚及 气郁的表现 气虚、阴 虚、气郁 表证辨汗 表热证:外感热邪 表虚证: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表寒证:外感寒邪 表证有汗 二、问 汗 里证辨汗 自汗:日间汗出,活动尤甚—气虚或阳虚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阴虚 大汗:实热证或亡阴、亡阳证 战汗:先全身恶寒战粟,接着大汗出—邪 正相争,疾病转折点 黄汗:全身汗出色黄如柏汁,汗出粘衣— 湿热交蒸 问 汗 局部辨汗 上焦邪热上蒸 中焦湿热上蒸 素体阳气偏盛炎上 虚阳上越 半身无汗—经络闭塞,气血运行不周 手足心汗—阴虚阳亢、中焦湿热 头汗 问 汗 练习 1、以下对战汗的认识,哪项不对: A.突起恶寒战栗,然后汗出 B.寒战后高热头痛,汗出而解 C.为邪正相争,病变的转折点 D.汗出脉静身凉,为邪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