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头碱中毒中西医结合抢救及护理
乌头碱中毒中西医结合抢救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的中西医抢救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救治的60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经验和护理要点.结果59例痊愈出院,1例因频发心律失常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彻底地洗胃、导泻、促进毒物的排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加强心脏保护,纠正其心律失常,配合使用中药针剂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保证患者治愈的要点;做好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84-02 乌头属毛莨科类,主根为乌头,支根为附子。同科野生的有草乌、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此类中药味辛(苦),性温热,有大毒,入心、肾(肝)、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除湿和温经散寒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各种阳虚、风湿痹痛、心衰等[1]。 寻甸县地处高寒山区,老百姓常受风寒湿的侵袭,在冬天,县城居民常到河口等乡镇食草乌,当地老百姓常煮草乌食用,或自制药酒以祛风除湿,增强抵抗力,缓解病痛;常因炮制不良、煎煮不当、服药过量等原因导致中毒而危及生命。乌头碱是附子、川乌、草乌、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等乌头类植物含有毒成分,口服0.2mg即可中毒,口服3~5mg即可致死。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要经肾脏及唾液排出。乌头碱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之先兴奋、后抑制,甚至麻痹,并直接作用于心肌,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致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2]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笔者收集了2007年~2013年10月我科在临床中救治的60例乌头碱类植物中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服用煎煮的草乌,或附片或口服含有乌头碱类中药浸泡的药酒致中毒。均为口服中毒。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30分钟~12h,平均3h。 1.2 临床表现 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四方面。全部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唇舌及全身麻木伴头昏眼花等,昏迷1例,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流涎、上腹部烧灼样感、腹痛、腹泻等40例,大小便失禁6例;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为胸闷、心悸、休克等,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缓20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0占,室性心动过速6例,心肌酶提示心肌损伤6例;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湿?音5例。 1.3 抢救方法 1.3.1 解毒治疗:关键是使用阿托品要遵循早期、足量原则,首次静脉注射1-2mg,评估后一般用05-1mg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 1.3.2 保护心脏损害,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血: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动过缓及停博,房室传导阻滞等。可首选阿托品1mg静注,无效可在15~30分钟后再加注0.5~1mg;心电图表现为室早,尤其是频发性、多源性室早、ROAT型室早、快速性短型室速等,这是发生室颤的前兆。应首选利多卡因100~200mg加5%葡萄糖20~30ml,在心电图监护下静推,然后用利多卡因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以每分钟1~4ml速度静点,维持24小时。早期予参脉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 1.3.3 大量补液,利尿,促进毒物排泄,维持电解质平衡。 1.3.4 中医治疗:据本草记载:犀角、川连、黑豆、绿豆、生姜、甘草、银花等药物均可解乌头毒。我科用甘草50g、绿豆50g煎汤口服。疗效满意。早期给予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 1.4 急救护理措施 1.4.1 准确判断病情:当患者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快速准确判断病情。立即通过简单的询问和观察做出初步评估,弄清毒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和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1.4.2 洗胃或催吐。入院后均给予温自来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清晰,继而用25%甘露醇或大承气汤60ml胃管内注入导泻。 1.4.3 做好呼吸管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 1.4.4 迅速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入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另一条输入参麦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 1.4.5 持续心电监护,纠正心律失常: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常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故应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 2.结果 59例全部治愈出院,3~6小时症状得到控制,1~3天病情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