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一个词人灵魂栖息地(外两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山一个词人灵魂栖息地(外两篇)

花山一个词人灵魂栖息地(外两篇)   花山,不是山,是一个和霸山比邻的小岗地。只因有了柳永,柳永的词,花山成为诗人拜谒的圣地,花山被鲜花堆成了山,堆成了一个可以仰视的天堂。   宋代学者、小说家曾达臣(敏行)、和元代大家陈元靓都说,柳永葬湖北枣阳花山。前者曾在《独醒杂志》中记载:“耆卿(柳永)墓在枣阳县花山,每岁清明词人集其下,为吊柳”。后者在《岁时广记》中亦载:柳耆卿“掩骸僧舍,京西妓者鸠钱葬于县花山,其后遇清明日,游人多狎饮坟墓之侧,谓之吊柳七”。《枣阳县志》记载:“宋词人柳耆卿(即柳永)墓在兴隆镇花山”。   1   清明,我与柳永在兴隆花山相会。   九百多年的流光撷一条古道疾走,花山上晓风踟蹰残月回眸,一个隔着华阳河、隔着杨柳岸,北眺京师、南望故乡的凝重身影,在月下徘徊,有一声两声叹息遗落在梦里。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你还在仰望那条日夜奔流的乡河吗?这河当然不是九百年前的河。九百年前,内忧外患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河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两岸建起了一座华丽的城镇,其中你经常喝酒吟诗的酒轩还在,你醉靠的歪脖柳树和站满驴打滚、婆婆丁的矮墙还在,和你相亲相爱的那位女子的家园还在,你留下的诗词歌赋还在,“留恋处舟催发”,日夜车马不停,滚滚向前……   我小时候就在读你的诗词,读你的雨霖铃,读你的传奇。最不能忘的是你在颠沛流离中结识的蓝颜知音,你还在倾听她的哀怨吗?这个名叫谢玉芝的女子,是附近谢家湾的大美女,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心曲唱和,蝶飞凤舞,有着千丝万缕、血浓于水的情缘。这种生活,决定了你以毕生精力来写词。你的“三变”皆源于此。在这里,你找到了诗词创作的源泉,找到了生活的保障,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枣阳的方言俗语,农耕趣事,男婚女嫁,扩大了你的词境,开拓了你的题材内容,促进了中国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世界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是在枣阳兴隆这片诗词的沃土,你成了中国把歌曲当饭吃的第一人,成了与苏东坡齐名的文学大家。   但你风流成性。你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你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工于羁旅行役”,你的家在远方,流浪,流浪,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你的著作中多属怨苦凄别之辞。《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你诗词中的代表。   2   一个寒蝉凄切的清秋节,古镇兴隆,岸边杨柳,黎明冷风,空中残月,心中那份凄哀悲苦,愈想愈远,愈远愈悲,竟无语凝噎,念此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你走了,留下了一个走遍万水千山的浪漫背影。那个相思的情女子,把你痴痴地守望。她不想耽误你追求功名的大好时机。   你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可你一到汴京,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就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还把你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当然,你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你“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你曾经向可心人谢玉芝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   你沮丧之极,你在谢玉芝的劝说之下,和她一同回到枣阳兴隆老家,寻找精神的慰藉,寻找词的源泉。在兴隆乡野做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是谢玉芝再次劝你,男子汉大丈夫要经受得住磨难。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到禁中,上达宸听。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你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你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再度的失败,你真的有些愤怒了,你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   是谢玉芝再等你三年之后,又去找你,把你把你的灵魂请回了兴隆。你看到了兴隆的古朴民风,善良的乡野间流淌的咕咕诗韵。   于是,你幡然醒悟,开始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使你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你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   你年近半百,终于成了景?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可你已经超然世外,没有了当官的兴致,你超脱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你常以宋玉自比,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   你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姐们念你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你安葬。出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