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感性方法做理性新闻分析
用感性方法做理性新闻分析 【摘 要】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杀?迷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网瘾背后》两个广播特写分别获得2013年、2010年亚广联奖新闻类大奖。这两个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青少年问题题材;二是都以广播特写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分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原因;三是都从解决问题的立意出发采访、制作节目,都并给以希望,让听众从悲剧中感受到光亮。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 感性 理性 新闻报道 广播特写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广播特写《杀?迷途》和《网瘾背后》这两个作品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选题具有国际性,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本身具有冲击力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网瘾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但是,像香港电台《杀?迷途》中报道的这样,在一个月内,一个弹丸之地接连发生两起未成年人杀害自己亲生父母的案件,如此血腥、极端、违背人伦常理,令人触目惊心,势必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公众在震惊之余,急于探询原因,希望了解如何避免这样的事件再发生。抓住这样的新闻事件,节目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然而,获2010年亚广联奖的《网瘾背后》却没有这样一个直接的事件暴发,但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当时一项权威调查报告公布的契机。2010年2月8号,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网瘾青少年的人数由2005年的1105.4万人增长到大约3329.9万人,增长速度和人数都居世界第一位。作者以此作为报道的切入点,真实地报道了中国这一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节目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现实意义,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共鸣。 二、用感性方法去做理性报道 这两个节目都采用了从报道个案入手、层层递进的方法,组接对青少年当事人、孩子家长、专家学者的采访,分析新闻个案、新闻现象的成因、危害及应对办法,并用记者口播来补充宏观层面的内容,通过个案展现全貌,引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报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又具有深度和力度。 这两个节目的作者都非常关注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所涉及的家庭和亲情、亲人之间不可调解的冲突,使节目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同时,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又是那样的深情与坚韧。因此,尽管这两个新闻分析式的节目是报道事实、分析成因,却依然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三、用广播特写的手法采制新闻节目 相比一般的新闻节目,这两个作品更注重音响的采录和剪辑、音效的设计和音乐的运用,使一个理性的节目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和感染力。《网瘾背后》中的音乐、音效的运用很有特点,除了作者自己采录的音响,节目中所需要的其他音乐、音响全部是从流行的网络游戏中挑选出来的。其音乐、音效切合新闻报道对“真实”的刚性要求,同时又对报道的内容起到绿叶配红花的烘托效果,并在结构上起到转场、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比之下,香港电台的《杀?迷途》在音乐、音响的使用上更为大胆。作者不仅使用了事件本身包含却并非在现场实录的音响,比如警笛;同时,还使用了事件现场可能出现的象征性的音响,比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另外,还设计了一个“情景再现”片断,用来表现孩子对父母强烈的怨恨。这个片断一听就知道是作者设计请人表演出来的,并特意增加混响效果来显示其“非实录性”。但因其内容的真实,听起来并不觉得有失“真实”原则,反而增加了节目的可听性。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在新闻节目中使用音乐、非现场实录音效依然要特别谨慎。如果采录不到关键的现场音响,不一定非做成新闻节目,可以用别的节目形态来表现,比如脱口秀或广播剧。 广播特写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一般的报道告知听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与受众有什么关联……而广播特写却努力用真实的音响还原新闻事件,把听众直接带入现场,让听众在得知是什么、为什么之外,还能感受到些什么,并思索些什么。换句话说,一般的新闻报道是为耳朵而做,用广播特写方式采制的新闻节目却是为心灵而做。而打动听众心灵的节目自然也会赢得评委的青睐。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 附:广播特写 《杀?迷途》 获2013亚广联新闻节目类大奖香港电台制作播出 【音乐,孩子笑声,童声合唱,孩子嬉闹的场景 记者(女声):家庭应该充满笑声、温馨。但是三月中,香港发生两宗伦常血案,彻底摧毁了这幅美丽的图画。 【玻璃破碎的声音,急促的鼓声,警车鸣笛的声音 记者(男声):3月15日,案发地点,大角嘴角祥街一座唐楼。 记者(女声):警方在案发地点发现一堆残肢,相信是属于之前失踪的一对夫妇。 警方:我们在西环拘捕了失踪人士最小的儿子。在调查期间,有人向警方透露,他就是在大角嘴这个地方把这对失踪人士杀害并肢解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