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三节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主要内容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定义(联合国):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⑴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⑵对产品,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⑶对服务,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评价法(2003.1.1实施)概念见书 清洁生产在中国 1992年:“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 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确立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将实施清洁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领域。 1996年:《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中国 1997年:《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1999年:《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清洁生产标准 地方法规、政策: – 山西、陕西、辽宁、江苏、、广东等 清洁生产审核示范、试点活动 – 全国范围 – 十余门类重点行业……………………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⑴选取技术要求中的指标; ⑵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⑶体现污染预防思想; ⑷容易量化; ⑸数据易得。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资源指标 产品指标 原材料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 可回收利用性 能源强度(能耗量) 可再生性 生态影响 毒性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销售 使用 寿命优化 报废 单位产品水耗量 单位产品能耗量 单位产品物耗量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 (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权重=加权求和法” G(清洁生产)=aA+bB+cC+dD 其中abcd为权重值 ABCD分别代表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解:①abcd为权重值代表各项指标层的重要程度, Ⅰ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如书上40页表4-6) Ⅱ采用“多指标权重求解的客观赋权法”。计算方法为: 先求出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S,则各指标的变异系数(vi)为: 再对vi作归一化处理,这样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wi)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②A (原材料指标)值与B的确定 A=可回收利用性+能源强度+可再生性+生态影响+毒性 以上这几项指标均不好量化(数值化),人为将其划分为三等并赋值: 高(0.7-1) 中(0.3-0.7)低(0-0.3) 因以上A中各项指标的单位均相同,可直接相加。 同理定出B值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③确定C与D的值 C资源指标:单位产品水耗量+单位产品能耗量+单位产品物耗量 以上指标均可量化,采用其现状监测值或预测值。 但是C中单位产品水耗量的指标单位与后两项不同,要求标准化后才能相加。 标准化方法一:指标评价法,将预测值(现状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对比。 标准化方法二:百分率化,将预测值(现状值)与总和对比求值。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D污染物产生指标:废水+废气+固废 废水: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废气: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固体废物: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计算方法同C。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 ④最终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其清洁生产的值。结果见书41页表4-7 项目 指标分数 项目 指标分数 清洁生产 80 落后 40-55 传统先进 70-80 淘汰 40 一般 55-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床夹具设计)10讲2.5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42.6定位方案设计.ppt
- (机床夹具设计)12讲3.1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3.2设计夹紧装置的基本准则.ppt
- (机床夹具设计)14讲3.3基本夹紧机构2.ppt
- (机床夹具设计)15讲3.4联动夹紧机构3.5定心夹紧机构.ppt
- (机床夹具设计)16讲4.1夹具对切削成形运动的定位.ppt
- (机床夹具设计)17讲4.2夹具的对刀.ppt
- (机床夹具设计)21讲5.3钻床夹具.ppt
- (机床夹具设计)23讲6.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6.2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步骤24讲6.3夹具总图上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条件标注1.ppt
- (机床夹具设计)24讲6.3夹具总图上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条件标注2.ppt
- (机床夹具设计)25讲习题课、小考.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