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架起沟通桥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真诚架起沟通桥梁

用真诚架起沟通桥梁   德育不仅是社会道德的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中职学校更是如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声誉的好坏;学校声誉的好坏,直接影响招生、就业的好坏;招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发展前景的优劣。   中职学校虽然不像普通中学那样有巨大的学业压力,但德育工作的压力不会比升学压力低。我校是一所建校时间不长,学生来源较为特殊的一所普通中职学校。学生的父母多为土地被政府征用的农转非人员,其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但多无正式工作,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多为单亲家庭及留守人员,多数为双差生――学业成绩差、行为习惯差。   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精神萎靡不振者、不求上进者、自由散漫者、沉迷网络者、抽烟喝酒者、出口成脏者,比比皆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中职学生一毕业大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专业技能只是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方面,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重点考核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人品,用单位的一句原话说的是“技能不会可以再教,人品不合格难以塑造”。   面对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老师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不得不在德育工作方面下功夫。所以,中职学校的老师要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时时处处都是德育工作时间。德育工作要有好的效果,老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以身作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和蔼沟通,真诚交流   中职学生多为十五六岁,初中时大多不讨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喜欢,所以,虽然调皮,但内心深处普遍较为自卑,情绪不稳定,与家长和老师较为敌对。   他们为了所谓的自尊和骄傲就会竖起一层保护屏障,我行我素,不愿和家长、老师交流,很多时候看到他们之间交流甚欢,但一遇到老师就一言不发。这就要求老师放下架子,和蔼可亲对面学生,真心诚意与之交流,耐心细致引导他们,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老师、亲近老师和信任老师,最终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在内心深处信任老师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记得班上曾经有一名学生长期迟到、早退,不听父母和老师管束,老师和他谈话,不论怎么说,他就是一言不发,满不在乎;家长和他沟通,不论语气多么温和,一句还未说完已经是大吼大叫。用家长的话说,这孩子油盐不进,甚至不可救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代他们班主任。早上我一进教室,他又没到校,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说不管他,学生电话总是关机,同学也和他联系不上,我在焦急中度过了一天。   第二天,他姗姗来迟,那神情对我满怀挑战。我刚把他带到办公室,办公室就来了很多其他老师,于是把他带进空无一人的接待室。请他坐,给他倒水,态度温和地给他说昨天同学的一些不关紧要的事,几分钟后,见他挑战的神情有了变化,对于迟到仍只字不提,便让他进教室。没想到他一下子便哭了,还边哭边说,老师你为什么不严厉训诉我?我本来就是坏学生,父母不管我了,老师不在乎我了,你还管我做什么呢?   我除开安慰他,什么也不说,坐在他的对面,给他递纸巾。在我给他递纸巾的过程中,他呜咽着断断续续讲述了自己的委屈,老师不喜欢他,对他不是批评就是呵斥;父母不尊重他,前天与父母一起下楼,因他没带钥匙,母亲便喋喋不休,最后一气之下当着众人给了他一巴掌。他一气之下,摔下一句“不要你们管”的话就走了,结果父母电话也不曾打给他,再一气,就关机了。   找到了症结,我只是以朋友的身份给了他一些建议和意见,让他换位思考,在思想深处意识到“以非对非”的行为是错误的。随后我又和家长深入的交流了一次。自此以后,孩子彻底变了。   二.知根知底,对症下药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一位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每个学生都有考重点大学,出人头地的梦想。只不过,在岁月洗礼中,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了家长对孩子丧失了信心,孩子自己也丢失了志向,甚至“破罐子破摔”因为有被冠以“差生”“失败者”“坏学生”等名头,他们便成了父母不爱,老师不喜欢的“遗弃者”。所以,职业学校的老师就更应该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放下芥蒂、敞开心扉,老师才能知根知底,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我班上有一名学生给我说他以前成绩很好,很受老师喜欢,因读初一时父母给他生了妹妹,他便感觉父母不爱他了。甚至他举例说只要兄妹俩发生矛盾,错的永远是他;只要在家或学校犯点小错,父母会不分青红皂白打骂一通,然后再用妹妹的优点数落他。为了得到父母的重视和认可,他也曾经努力过,但均以失败告终,于是变得叛逆,和父母顶撞甚至敌对,其实目的是想得到父母重视和关注。   听了孩子的述说,我一方面给孩子做工作,他和妹妹对于父母就是手心和手背,只是在眼中,妹妹年幼,更需照顾。促膝长谈,孩子若有所悟,也有所悔。然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