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对现实反抗与妥协中发现自我
在对现实反抗与妥协中发现自我 摘 要:本文选取凯瑟琳?安妮?波特的《偷窃》,对女主人公进行人物分析。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迷失自我、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在女主人公以精神至上的价值观反抗物欲主宰一切的价值观并最终向其妥协中完成的。真正的自我,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要学会自立且自强。 关键词:《偷窃》;反抗与妥协;自我;人物分析 一、引言 凯瑟琳?安妮?波特(1890-1980),美国南方著名女小说家,她的《愚人船》(Ship of Fools)和《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Katherine Anne Porter)使她享有广泛的声誉,而后者更是为她赢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凯瑟琳?安妮?波特对于写作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她字斟句酌,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愚人船》,可见其写作态度的严谨。波特通过敏锐、细腻的观察,尖锐、简明的语言,精湛、美妙的写作手法,创作出了虽为数不多,却风格独特、寓意丰富、发人深省的作品,通过深邃的情感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 《偷窃》(Theft)就是其中一篇让人回味无穷,又给人诸多启迪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设置于处于社会经济萧条时期的纽约市,女主角是一位剧作家或评论家。小说的情节发展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它并不具有完整、详细的故事情节。该篇小说主要是描写女主人公发现钱包丢失后,对昨晚经历的回忆――她与几个朋友的相遇,包括卡米罗(Camilo),罗杰(Roger),比尔(Bill)。当她想到可能是女门房偷了她的钱包后,她向女门房要回钱包却被女门房反指为小偷。 逆来顺受的女主人公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对此,女主人公一直反抗着,但是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个人的价值观在社会整体价值观面前显得虚弱无力。而女主人公唯一所获得的便是她发现了自我,最终意识到是她自己终将让她一无所有。 二、个人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本篇小说中作者通篇都将女主人公定为“她”,这一点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这个女主角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物,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个女性,而这个女性是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没有明确定位的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波特的自我写照,带有她个人的情感,也代表了她的思想。第二,“她”是一个迷失了身份的人,丧失自我的“她”逆来顺受,对别人的错误听之任之,宽容却显懦弱。《偷窃》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作品,“她”没有外貌特征及神态特征的描写,暗喻这个人物缺乏个性的一面。由此可以得出,“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自我身份缺失的角色。 这样一个人物,在她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男人与女人的矛盾,女人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而这最后一种矛盾则是《偷窃》中最激烈、最深刻的。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层到高层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被认为是物质性价值需求,为需求的较低层次。而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精神性价值需求,为需求的较高层次。一般情况下,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对更高层次的需要的追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生活在一个经济动荡与萧条的社会,个人危机、经济危机、情感危机随处可见。物质需求的满足已岌岌可危,精神需求的满足更是遥不可及。每个人的首要任务便是求得温饱,因此大多数人都忙忙碌碌,为生计而奔波,并无多余的精力去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那样一个时代,女主人公也挣扎于贫困的边缘。她虽是一个剧作家,可以有较高的收入,可是她却不得不为她那精致钱包里所仅剩的那一点钱而精打细算。“她本来打算乘高架铁路车,自然要先看一看钱包,弄清楚她有没有车钱,结果在放硬币那一层里,找到了四角钱,使她十分高兴。”“她正在想她那只空钱包,她最近那篇评论文章,她不可能指望会在三天内拿到支票,如果她不先付地下室餐厅一点钱,她同餐厅的往来就不可能再保持下去了。”种种迹象表明,女主人公并不富裕,甚至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一般情况下,她作为一个处于贫困的人,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置于物质需求上。但是女主人公却恰恰相反,她所崇尚的或者说是更重视的不是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是她的精神需求。 三、个人对现实的挣扎与反抗 本文所指个人对现实的挣扎与反抗并不是指女主人公通过改变自己逆来顺受的个性而敢于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是指女主人公希望用自己对精神的崇尚来对抗被物欲主宰的社会现实。 “她记得,她心里有一种抗拒的原则,使她对拥有东西感到不舒服,所以她一生从来不锁门,而且在她的朋友们警告她时,还发表奇论,夸口说她从来没有让人家偷过一分钱。她过去对这个具体的例子所反映的那种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S702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docx VIP
- 企业还款计划书范本.pdf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 标准图集-R4动力专业标准图集-室内动力管道安装-03SR417-2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pdf VIP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5至2030血液制品产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公司还款计划书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