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阮籍《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开拓与嬗变
阮籍《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开拓与嬗变 摘要:《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主要有:以自然景物象征,以求仙访道寄托,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历史典籍兴寄。《咏怀》诗采用咏怀式的政治抒情组诗的体式和物--情--思和情--物--思两种基本结构体式,使诗歌由言志走向缘情、感思的道路。《咏怀》使美刺政治的比兴传统得到发展,使美刺比兴走向思性化和玄学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阮籍;《咏怀》;比兴;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7-03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卷二评论云:特寄托至深,立言有体,比兴多于赋颂。李希圣《论诗绝句》曰:感慨无端比兴深,《咏怀》谁识阮公心。的确,《咏怀》诗与比兴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咏怀》诗对《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比兴有怎样的继承与开拓呢?现根据比兴这一概念的多元含义:比兴既指表现手法,也指诗歌体式,还指批判现实的诗歌内容,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1.《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开拓与嬗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主要有:以自然景物象征,以求仙访道寄托,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历史典籍兴寄。 以自然景物象征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众多飞鸟意象,善于借用玄鹄、凤凰、孤鸿等意象来喻指自己或他人。如《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此诗具有整个组诗的序诗意义。无疑,这深夜象征着昏乱的社会。诗人多才多艺,善弹琴瑟,好酒会啸。那鸣响的琴音,寄托着诗人忧愁、苦闷和彷徨的思绪。那窗外的明月,徐徐的清风,寄寓着诗人内心的一片希望。接着,诗人由近及远,听到了孤鸿的鸣叫,看到了月光下鸟的飞翔。如果把孤鸿比作魏王,翔鸟则指司马氏;如果把孤鸿比作诗人自己,翔鸟当为司马氏的爪牙。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两句不仅为本诗也为八十二首组诗定下咏怀的感情基调,被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透过诗人徘徊的身影,我们不是似乎可以看到魏晋易代之际,一群知识分子苦闷、焦虑、孤独的灵魂在天地之间徘徊吗?又如第二十一首,以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的玄鹄,比喻不肯与世同流、与小人为伍的自我。第七十九首则以奇鸟凤凰为喻,表达自己虽有旷世奇才,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以神仙道家寄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楚辞》中假托神仙的手法,常常托意神仙,以求仙访道寄托对人生和现实的情感。与建安诗人感性地抒发人生苦短不同,阮籍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沉痛。同时由于受玄学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刻。如《咏怀诗》三十二: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诗人体会到了道之无穷(天道邈悠悠), 认为人生若尘露,进而认为明君圣人面对人生短促也是无可奈何。正因如此,他以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这种求仙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无奈。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仙人仙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全诗通篇皆用比兴寄托和反衬对比手法。首四句用江妃二女与郑交甫始好终弃的神话爱情故事,暗示现实的君臣关系。接下来,诗句多处运用了典故: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二句,化用宋子侯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诗句。倾城迷下蔡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或阳城、迷下蔡的典故。萱草以下三句,皆用《诗经?卫风?伯兮》诗意,结尾二句中的金石交出于《汉书?韩信传》:楚王使武涉说韩信曰:足下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也。总之,此诗运用传说中的仙人仙事和其他典故,并不明言,故其旨意隐微迷离,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论:沈约认为是讽刺对爱情不专,何焯言为喻君臣遭际,元代刘履则认为是嗣宗婉其词以讽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背叛。此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上》)。如果说此诗以男女情爱喻君臣离合,那么屈原的《离骚》、曹植的《七哀》等诗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诗却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为反衬结尾二句的,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愤懑。 以香草美人作喻 对于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传统,阮籍在《咏怀诗》中亦有继承和发展。如《咏怀诗》其四十五: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儡延幽谷,绵绵瓜瓞生。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