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作在阅读沃土上绽放
习作在阅读沃土上绽放 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是我们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适时捕捉写作训练的时机,如在 “文本空白”、“意犹未尽”、“语言凝练”等处及课后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理解时有感悟,在感悟中有升华,更给了他们倾吐的机会,呈现他们心灵的空间,使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创造的潜力。 关键词: 阅读 习作 想象 感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们煞费苦心,但收效甚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的小学生,如何能在语言积累还贫乏的境况下写出好作文呢?寻找写作素材和规范语言表达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和写作素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具有典范性的例子,挖掘作文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加强语言实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在“文本空白”处进行补写 在中国画技法中,“空白”艺术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文也十分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眼外之音”、“弦外之意”等创作主张和艺术表现手法。或受篇幅的限制,或给读者以想象空间的需要,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总留有一些“空白”,没有具体完整地写出来,只用一句话就过渡到另一情节,或直接以跳跃的形式呈现另一情节。我就抓住这些空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补上那些空白。 《七颗钻石》这篇课文写一位小姑娘在全球遭遇大旱灾的情况下,独自顶着烈日为生病在床的老母亲找水喝。课文没有具体写她是怎么找水的,只写“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小姑娘分别到哪些地方找过水、在寻水途中又遇到哪些困难等等,课文都没有写出来。为使小姑娘的形象更具体,我就在此处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展开想象。会到哪些地方找?又会遇上哪些困难?学生的想象力很快被激发,一个个具体的画面立刻呈现在他们眼前。有学生这样写道:小姑娘走出家门,来到小溪边,发现小溪已经干涸,河床裂开了一道又一道的口子,一块块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突兀的岩石在烈日下发着刺眼的白光。口干舌燥的她,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继续往前寻找。她仔细地搜寻着地上的每一寸土,每一处洼地,每一个洞穴,生怕漏掉一处水源。她迈着满是血泡的双脚来到山脚,看到山脚下的泉眼已经干枯…… 通过想象,学生把小姑娘找水的情景一个一个地再现出来。小姑娘为了救母亲,那种不怕困难、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的形象更具体、更感人了。 这样的补白,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语言训练,更促进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在“意犹未尽”处进行续写 语文课文林林总总,篇篇文章各有特点。有些文章情节含蓄,语句言简意丰,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还有些文章在结尾处并没有按事情的发展交代结局,给读者留下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在这些“意犹未尽”处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展开联想,进行续写。这样的续写既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在文章末尾续上一个合理的结局,还可以异想天开,为课文续上一个相反的结局。这种续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作者思想的把握,同时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风筝》一文结尾写道:“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文中的“继续”与结尾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言未尽而意尤在。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展开想象:“幸福鸟”会飘过哪些地方?最后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我们又是怎样寻找的?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以《寻找幸福鸟》为题,指导学生进行了课堂练笔。有学生这样写: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在房子周围仔细地寻找,可是没有幸福鸟的踪影。只有几只小麻雀在草丛里觅食。看到机灵的麻雀,我们停下脚步,躲在墙根静静地看小麻雀。可是,我们的行踪还是被警觉的麻雀发现了,它们“唧”的一声从草丛飞向了蓝天。我们又来到了田野。“看,那不是我们的幸福鸟吗?”同伴惊喜地跳起来。一个大个子男孩正牵着我们的“幸福鸟”一边放线一边跑,几个小男孩跟着他一边跑,一边喊:“鸟儿,你快飞吧,飞得高高的……”哦,原来寻找“幸福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乐事。 像这种在文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