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逗你玩】纪录片
京剧【逗你玩】纪录片 从引发超高赞誉的《故宫》,到风靡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以来,美誉度持续飙升。但纪录片《京剧》在央视一套首轮播出后,立即被诟病解说词说教气浓,明显的史实错漏更是激起了戏迷和学者的集体“炮轰”。 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看完后含蓄地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它只是一个‘文艺片’。”但即便是“文艺片”也不能“歪曲历史、叙事不清”吧。 创新之举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纪录片《京剧》从策划、拍摄到诞生,都得到各方关注。这部首次以纪录片手法系统介绍国粹京剧的作品共分8集,每集均以京剧经典剧目命名,包括《定军山?溯源》《宇宙锋?呐喊》《借东风?传承》《大登殿?绽放》《生死恨?抗争》《凤还巢?坤伶》《荒山泪?江湖》《群英会?新生》。片中将京剧200年历史中最生动的故事,通过场景还原和戏剧化再现的方式呈现出来。 与以往类似题材不同,《京剧》的主创团队摒弃了过去同类题材中,大量使用“名家名段”的做法,而是以大时代下京剧人的命运沉浮为主线,勾勒出一部起伏跌宕的京剧发展史。在视觉呈现上,《京剧》采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场景复原、情景再现和动画特效,将京剧之美细腻生动地展现出来。片中出现的舞蹈段落,很多都是慢镜头,那是用最先进的高速摄影机实现的,在这种效果下,美目流盼、衣袂飘飞,每一个细节都在淋漓尽致地展示京剧的古典韵味。这些都赋予了这部纪录片唯美的气质。如此创新之举,主创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京剧得到更多人,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关注。 然而,就在《京剧》在央视一套播出之后,一再出现的“硬伤”、“四大名蛋”的戏谑之称、“场景再现”的过度运用等,引来戏迷的炮轰、业界的质疑。 嫁接、扭曲的“文艺”京剧 对于《京剧》所运用的“创新之举”,即片中多次运用高速摄影、再现镜头,画面精致考究。该片导演蒋樾曾这样定义《京剧》,“这是一部试图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纪录片。”但傅谨教授却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它只是一个‘文艺片’。” 对于片中43岁的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这样的史实性错误,中国戏剧学院戏研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说,这些错误已经无法一一细数,但他认为,片中最突出的就是沿袭电影《梅兰芳》的虚构历史,编造梅兰芳打败谭鑫培的谣言,把谭鑫培当作“旧”的象征,为了说明旧时代旧偶像的倒塌,说谭鑫培“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再用梅兰芳首次到沪演出的事嫁接过来搞对比,以显示所谓新生力量的“号召力”。柴俊为强调说,纪录片不能为了推销庸俗进化论所谓“社会史角度”,就对历史事件恣意扭曲、隐瞒、嫁接。 对于京剧迷们的批评意见,该片导演蒋樾认为,在史实方面,所有的文案都交给京剧方面的专家看过和讨论过,整个过程十分严谨。但柴俊为回应说,“听到这种解说词,我们仍然忍不住要问一句:这是什么样专家讨论出来的?梅兰芳是在喜连成搭过班,这种搭班实际上就是借台参加实践而已。至于梅兰芳在闯关东演出中红起来的说法更是闻所未闻的新闻。” 柴俊为在采访中谈到,该片溯京剧之源也存在着两个盲点:其一,“班是徽班,调是汉调”才是京剧之为京剧的关键,反而去讲卢胜奎编“三国戏”之类实属本末倒置;二是不知道昆腔与京剧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知道昆曲不仅是京剧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灵魂,反而把它当对立面,落入新旧对立庸俗进化论的旧套。所谓“溯源”实际上根本没有找到、甚至不知道“源”是什么。 杂乱无章,主题不清 戏曲界京昆之争由来已久,但所谓 “京昆不分家”是说京剧运用了昆曲中大量的剧目,例如京剧《游园惊梦》便是借鉴同名昆曲而来,而京剧中的大部分武戏也都取自昆曲。对此蒋樾回应说,京剧产生的原因和昆曲的衰落有很大关系,从导演组的内心来说,并没有“踩昆曲”的意思。 而分集叙事杂乱无章、主题不清也成为了戏迷们集中的“吐槽点”。柴俊为作了举例,“第三集讲的是京剧的传承,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印象,仍不免几乎把‘打’夸张成了‘传承’的关键词,未免偏颇。而讲京剧的传承,只讲科班(及改良科班戏校)是严重的偏颇。京剧教育传承的三条道路:科班、私寓、个人授徒是并行不悖的,都有贡献和成就。只提科班,不是昧于历史,就是故意割裂历史。”而在最后一集中,草草收场的结尾也并没有提及新中国关于京剧改造后对艺人的生活影响以及“样板戏”的形成与发展。 过于追求场面导致失实 虽然骂声一片,但也有观众觉得,现在戏迷纠正的这些错,初接触京剧的人都不会注意到,只要让人喜欢上京剧,这就是成功。但唯一遗憾的是,把京剧抬这么高,会让年轻观众产生距离感,这与京剧进校园的努力方向是相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23_T3335—2022_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黑龙江省.pdf VIP
- 重症医学科病人实施危重程度评分制度.docx VIP
- 任脉.ppt VIP
- 传统文化黄河教学课件.ppt VIP
- 工程量计算表范本.xls VIP
- 《口语交际:倾听》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x VIP
- 《口语交际:介绍》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docx VIP
- 基于OpenCV的火花检测分析软件设计.pdf VIP
- 财务共享综合实训学生实践报告.docx VIP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