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地区三灶鹤舞传承与保护.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珠海地区三灶鹤舞传承与保护

广东珠海地区三灶鹤舞传承与保护   摘要: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珠海三灶镇鹤舞的初探性的调查研究,在“立足岭南、弘扬岭南文化”主导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整理和提高对岭南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与学习,从而使珠海三灶鹤舞这一民间舞蹈文化得以传承保护与发展。珠海三灶鹤舞主要是模仿白鹤的动作而成的一系列完整舞蹈模式,在鹤舞表演的同时要配以鹤歌和锣鼓伴奏。鹤歌的歌词主要是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讴歌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歌颂社会发展和教人上进等内容。   民间传统舞蹈作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其传承存在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实地采风、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省内舞蹈界前辈对三灶鹤舞进行的传承整理,依据社会学、民俗学、舞蹈生态学以及舞蹈文化人类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三灶鹤舞的基本形态、典型特征、功能作用以及传承与变异等问题给予一定的研究、分析和阐述。意在使人们对这一民间古老文化有一个相对全面、明晰的认识,并为当前及以后三灶鹤舞的整理、研究与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民俗;耍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67-3   广东省珠海市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地区,素有“百岛之市”之美誉。珠海不但是旅游名城和国家级经济特区,而且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等方面也是发挥着重要和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珠海市政府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先后举办了四届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这对于进一步挖掘、保护、发展和推广本地区各种民间艺术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1995年广东省民间文化汇演和2007年3月份珠海市举行的首届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中,有这样一只较特殊的表演队伍立刻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这就是由来自珠海金湾区三灶镇表演团队所表演的,流传了700多年的民间原生态舞蹈 ―― 三灶鹤舞。   该表演团队的成员都是当地的农民,领舞的是一位年近80岁的高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当地有名的鹤舞民间表演艺人、三灶鹤舞的第五代传人――陈福炎。我在深入该地区进行实地采风学习时,与陈福炎老人进行了接触,我由衷佩服他对于三灶鹤舞的执着和热爱,他那扎实的表演功底及轻巧自如、栩栩如生的表演,都给我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震撼,我想,这也许就是民间原生态舞蹈所折射出的独特魅力吧。那么,流传700多年的三灶鹤舞这一民间艺术为何到现在才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下面我将从三灶鹤舞的现状、表演仪式、风格特征以及生存发展与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三灶鹤舞的现状   据《香山县志》记载,三灶岛在宋代就有瑶民居住,另外,南宋末年,许多中原仁人志士流落到三灶岛并在那定居,给三灶岛带去了中原文化,使得该地区形成了以本土文化和南迁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融合文化,这一融合文化注入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岭南文化之一。   三灶鹤舞兴起于宋代末期,兴盛于同治光绪年间,流传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然而,对于三灶鹤舞的起源问题,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源自优美的传说,传说是真是假,已无从考究,但是鹤舞鹤歌的民间表演活动,在三灶岛却传了一代又一代,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据《文化三灶》记载:“解放前,每年舞狮、耍鹤(鹤舞)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都是在年初一至初七举行。大年初一,这是一年的第一天,是民间最为重要的日子,在‘慎始’、‘求吉’的思想支配下,选择这一天开始舞狮、耍鹤,图的是一年的好兆头,用狮子驱走邪恶,让白鹤带来吉祥。正月初七是人日,人日结束活动,预示着美好的东西都已送到各家各户了。”这一民间表演形式到目前为止,在当地还继续流传,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七(即春节至人日),各村自发地组织起鹤舞队,敲锣打鼓地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的去为村民拜年,只是在表演内容上相比较解放前又有了一定的改动,那就是鹤舞队要登门专为“三十而立”的人祝福,为“年到花甲”的人贺寿,仙鹤贺岁、人寿年丰,以此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作为民间“游艺”①类的表演性活动,三灶鹤舞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从而使得这一宝贵的民间原生态舞蹈文化保存流传至今,但是目前会舞(耍)鹤的民间表演者越来越少。据陈福炎老人说,除了他和中心村的几位老人会表演之外,年轻一代的青年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了解甚少,更不用说进行民间表演了。这也许与近代时期三灶鹤舞在历史上受到较大的打击有一定关联吧,一是康熙年间实行禁海“移界”,岛人迁移;二是1938年日军侵占三灶岛后的屠岛事件;三是文革破旧运动;四是三灶岛贫穷落后,许多人外出谋生等。所以基于以上原因,三灶鹤舞民间艺人流失严重,表演也是出现中断,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继承与发展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进一步研究和保护三灶鹤舞这一民间原生态舞蹈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与中山沙溪鹤舞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