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理念.docVIP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理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理念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84-01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而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教学中,教师对古诗词要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融入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1 知人读诗鉴赏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因此,在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诗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使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提供了方便。   2 重视古诗词的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我国几千年来对学习最好的总结,而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更是如此。古诗词具有节奏鲜明、音韵铿锵、悦耳动听,具有音韵美和音乐美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诵读不仅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而容易在这种极具韵律感的阅读中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增强与作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阅读无疑是学好古诗词最重要的一环,也已经成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问题是应该如何来诵读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诵读的时候要突出韵脚,体现出古诗词的音韵美和音乐美,当然并不是说对所有的韵脚都要用重音,而是要使用一些技巧,比如低中见高、快中显慢等等,真正的对出韵律、读出韵味,像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字等。其次要注意读时的停顿,古诗词都讲究押韵、平仄、节奏、句调等,在读的时候要按照古诗词的阅读习惯,注意节奏,体现出古诗词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而又错落有致的韵味来,比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最后,在学生诵读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的投入,许多古诗词都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只有投入感情,切身投入到作者的感情之中。才能真正和作者的思想进行交融,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从最本质的层面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3 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千古名篇,其中包含的美感,是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最佳载体。古诗词中的美学内容非常丰富,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在教学时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点拨,就会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描述自然美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学习这样的诗词,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理解诗词的意思,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诗词,充分把握诗词的内容和内在的思想情感,利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作者当时写作时的生活情景,创设情景将自己融入到诗词中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在学习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播放哀婉气氛的歌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融入到诗人哪种月夜无眠,在月光下低吟、徘徊,思念远方爱人的相思之苦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和鉴赏能力。通过古诗词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个性得以张扬,我们的古诗词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4 鉴赏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4.1 正反对比。   即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等。如唐李约的《观祈雨》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此诗写观祈雨的感慨。把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举,深刻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给人印象深刻。   4.2 衬托。   包括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人和物相互烘托映衬三种情形。如陆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即属从正面衬托。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则以有声衬无声属反衬,这属于人和物相互烘托映衬的例子。   4.3 虚实结合。   如宋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议论为虚,告诉人们要做到事理通达,心无疑惑,必须不断输入新知识。   4.4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另外,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反复,借代,互文等。   4.5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