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对比分析.docVIP

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对比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对比分析

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对比分析   摘 要:李白和杜甫作为唐朝最为出名的两位诗人,对于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这两位诗人诗歌的研究向来是诗歌文学探讨的重点,主要包括诗人的志向、生平、艺术思想等,而对于两位诗人诗歌中的人物典故应用对比却涉及较少。本文通过对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期更深刻地掌握唐代诗歌文化。   关键词:李白;杜甫;人物典故;对比分析   诗歌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发展。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对于唐代诗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位诗人诗歌中所渗透的思想也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仍旧广泛被人们学习和传唱,对我国现代诗歌文化发展影响较大。人物典故的运用能够丰富诗歌内涵,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是在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也不例外。   一、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相同点   在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引用的人物典故有诸葛亮、屈原、司马相如、孔子、陶渊明、严光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李白的《南都行》中,“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诗人以诸葛亮自比;在杜甫的《昔游》中,“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诗人表现出了对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羡慕。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在其青年时期都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视,以自己的满腹才华报效国家。但天不遂人愿,李白与杜甫的经历也表现得极为相似。屈原,司马相如,这些诗人都是功绩卓越的文学家,但其坎坷经历与李白、杜甫的坎坷经历又不谋而合,李杜二人对于这些文人的遭遇唏嘘不已。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但也有着生不逢时的遭遇。在李白和杜甫青年时期的诗歌中,也大多引用孔子的经历来表明自己的坎坷遭遇。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后,两位诗人仍旧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为国家出力,这时两人的思想开始倾向于“隐”,像陶渊明、严光一样过着田园日子、快活时光。通过不同时期诗歌引用人物典故的对比可知,两位诗人一生都不得志,希望寄托于山水,隐于山林,却也无法实现愿望。   二、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不同点   1.侠客   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都知道,李白在青年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侠客。在此阶段,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蜀道难》,将高耸巍峨的蜀山描述得淋漓尽致。作为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欣赏荆轲、鲁仲连等人物,因此,在自己的诗歌中如《侠客行》《古风五十九首》等,都流露出了李白希望自己成为侠客的思想。   在杜甫的诗歌中,对于侠客的描述是非常少的。杜甫出生时,唐朝开始由盛转衰,其幼年时期生活富裕。作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大多数诗作都与忧国忧民有关,如“三吏”“三别”等不朽著作。杜甫的诗歌更加务实,与现实接近,而李白的诗歌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及对抱负实现的渴望。   2.神仙   在李白的诗歌中,除了大量引用侠客,同时还引用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王母、黄帝等。如在《对酒行》中,“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赤松子和安期生都是传说中的神仙,面对坎坷的仕途,李白无处发泄自己的痛苦,只能用酒来麻痹自己,希望能够一睹这些神仙的真颜,宁愿舍弃红尘,化成神仙。但现实是残酷的,李白的诗歌充分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了对权贵的蔑视,及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但其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阴影,初进长安时踌躇满志,最终被玄宗赐金还乡,最后颠沛流离,重病而逝。   在杜甫的诗歌中,几乎从未出现类似于神仙的人物典故,现实主义诗人更多的是考虑国计民生大事。面对盛唐繁华的衰败,战乱流离的苦楚,杜甫更多的是用诗歌向世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以从中获取安慰。杜甫晚年生活凄凉,但始终以忧国忧民为己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国家动荡、百姓贫苦的局面,但直到最后,唐朝逐渐没落,世人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3.名人志士   李白和杜甫都喜欢引用陶渊明、谢灵运等著名诗人,其中,李白更倾向于引用谢灵运、王徽之的典故。这些诗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风流倜傥,与李白自身的浪漫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如《劳劳亭歌》中,“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而杜甫则倾向于引用阮籍、嵇康的人物典故,在这些诗人的诗歌中,主要是表达自身仕途坎坷、际遇不佳的情况,抒发了诗人陷入困境时的痛苦。杜甫在《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中提到:“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在年老困穷之际,想起阮籍逢绝路而哭泣的情境,心中不免更加戚戚。嵇康在面临困境时,选择了疏懒的作风,并力求避世,这种生活态度与杜甫贫困流离的心境非常符合。李白在诗中主要表现自己潇洒的一面,对于仕途失意则较少表现,而杜甫对于人物典故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表达自身的失意,两者的差别较大。   三、李白与杜甫诗歌中引用人物典故的评析   引用人物典故进行诗歌创作,能够使人们更清楚地感受到诗人的理想抱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