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新闻中关于中国教育隐性话语研究
英语新闻中关于中国教育隐性话语研究
摘要:从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出国留学人数日益增多的新闻事件中,探求英语新闻报道使用的隐性话语及其操纵的语言所具有的特征。通过话语分析发现隐性话语主要表现为数据信息的使用、间接引语的运用,具有反差效果的措辞和一般时态的选择等。隐性话语研究揭示出英语新闻传递着各国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影响各国的文化和政治关系,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新闻;隐性话语;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04―03
一、引言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媒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英语新闻为主导的世界舆论每天都在影响甚至操纵着人们的思想意识[1]。因为,新闻话语并非只是传递或交换信息,它更多地“表达着各国的政治意志和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折射出各个国家发展的新趋势”[2]。然而新闻报道在成功顺畅地传递观点,又不放弃本国原则和立场的同时,多采取间接迂回的方式表达隐含的意图和利益。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中国日报(英文版)》和《纽约时报》中教育领域出现的有关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加的英语新闻,分析新闻中隐性话语的内容,挖掘新闻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念,并解读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2年《中国日报》在8月9日和8月27日分别刊登了题为40% of High-schoolers Want Overseas Degree 和 Old Views Are Changing on Overseas Education 两篇报道。文章指出自2009年以来,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递减,2012年的考生人数降至915万人。而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则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这恰好与报道中所引用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即国内2012年参加TOEFL考试的人数比2011年提高了19%这一数据几乎一致。 同时《纽约时报》在7月4日和7月15日同样刊登了题为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Made in China 和China’s Education System的文章,对不断增加的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了报道。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隐性话语来分析和评价中国的教育现状。
二、《中国日报》中隐性话语的内容与内涵
《中国???报》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惟一有效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它被全球读者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英文媒体,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首先,报道采用了大篇幅的系列数据介绍了国内参加高考人数减少,出国留学人数增加这一变化及其原因。例如:
1. The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polled 250 students from the city’s 50 key high schools. 43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said they plan to study abroad as undergraduates, while 42 percent said they will study at domestic universities.
2. When talking about higher education, 52 percent of students sai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skills taught by domestic universities and the abilities demanded by employers.
通过数据直接、准确地传递信息可以避免外界对中国歪曲不实的评价。但客观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具有主观的隐性话语的特点。中国高考生择校范围向国外延伸一方面折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有能力资助子女出国留学。另一方面又引起全社会对国内教育体制的反思:教育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避免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之间的脱节现象。这些显性的数据看似平静没有生命力,他们暗含的信息却是隐性话语的重要来源。
其次,本着实事求是,让西方主流社会以及国外媒体真实地了解中国的原则,新闻中引用了大量他人的话语来传达特定的思想意识,以显示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3]。例如:
3. “To get success, other abilities are needed, such as leadership, innovation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etc.”, said an advis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