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红杨定向培技术研究
丹红杨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摘要:以杨树不同径级材标准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依据,确定丹红杨适宜的初植密度;通过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年限分析,确定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结果表明:培育丹红杨大径材,初植密度28~33株/666.7m2为宜,9年采伐;中径材初植密度42~56株/666.7m2为宜,7年采伐;小径材初植密度≥67株,5~6年采伐。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丹红杨;定向培育;丰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792.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3-0008-03 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 cv.‘55/56’是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选育的杨树新品种,速生、丰产、材质优良、抗性强、树干通直圆满、分枝细角度小、冠幅窄,深受林农喜爱。2011年获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并颁发良种证,被列为湖北省杨树良种并进行推广。由于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经营密度与主伐年龄等定向培育技术标准未以丹红杨为研究对象,目前丹红杨的生产培育具有一定盲目性。为了有效地推广丹红杨新品种,本文以丹红杨试验示范林为研究对象,总结出湖北培育不同径级丹红杨的初植密度、适宜采伐年限等定向培育技术,为其科学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苗均为2年蔸1年干丹红杨工级苗,截根扦插造林,栽植深度70cm,栽植前苗木浸泡7d,前2年套种油菜、棉花,以后每年耕抚1~2次。 1.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1.2.1 丹红杨定向培育模式设计 培育胶合板等大径材,设计株行距4m×5m,4m×6m,5m×6m,观测10a;培育中径级纤维材,设计株行距3m×4m,宽窄行3m×3m×6m,4m×4m,观测7a;培育小径材,设计株行距2m×5m,2m×3m,观测5a;每种密度林分设置3块固定标准地,每年冬季落叶后实测胸径和树高,以杨树不同径级材标准(小径材胸径≤18cm、采伐期5~6a;中径材胸径20~25cm、采伐期7a左右;大径材胸径≥32cm、采伐期9~10a)为依据,以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考核指标,确定丹红杨适宜的初植密度。 1.2.2 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试验设计 选用1.2.1中的3种初植密度为研究对象。其中2006年营建2m×5m示范林,67株/666.7m2,观测7年;2007年营建3m×4m示范林,56株/666.7m2,观测9年;2006年营建4m×6m示范林,每666.7m228株,观测10年。每种密度林分设置3块固定标准地,每年冬季落叶后实测胸径和树高,分别计算各密度林分材积的年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绘制曲线图,两条曲线相交的当年为数量成熟龄;以材积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确定工艺成熟龄;在工艺成熟的条件下,以数量成熟龄确定丹红杨各初植密度的适宜采伐年限。 1.2.3 材积计算方法 以湖北省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计算公式测算材积量。V=0.0000383707D1.672H1.247其中:V-材积(m3),D-胸径(cm),H-树高(m3)。 2 试验区概况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位于东经112°31′~112°59′,北纬30°09′~30°35′,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974~111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无霜期234~256d,极端最低气温一16.8℃,极端最高温39.7℃,年平均日照1945~1988h,≥10℃积温为5090~5127℃。地貌为近代河流冲积,淤积物构成的大平原,土壤为灰潮土一类的沙壤土,肥沃深厚,pH7.5~8.5。 3 结果与分析 3.1 丹红杨定向培育模式 3.1.1 大径材适宜密度分析 3种密度均达到杨树大径材标准,从林分蓄积量考核,以初植密度28~33株/666.7m2为宜,推行株行距为4m×5m,4m×6m(表1)。 3.1.2 中径材适宜密度分析 3种密度均达到或接近杨树中径材标准,林分蓄积量相差无几,差异性不显著,推行初植密度42~56株/666.7m2,株行距3m×4m,宽窄行3m×3m×6m,4m×4m(表2)。 3.1.3 小径材适宜密度分析 5a生2m×5m林分生长量超过杨树小径材标准,2m×3m林分生长量虽然达到小径材标准,林分蓄积量减少。小径材适宜的初植密度为≥67株/666.7m2,如果密度≥111株/666.7m2,林分蓄积量反而减少(表3)。 3.2 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 3.2.1 数量成熟龄的确定 将3种密度的材积年均、连年生长量数据编制(表4)。对上述曲线图进行分析,丹红杨各密度林分数量成熟龄如下4m×6m:丹红杨数量成熟龄为栽植后第8年;3m×4m:丹红杨数量成熟龄为栽植后第6年;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docx VIP
-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检查细则一.doc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pdf VIP
- 《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docx VIP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