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普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科普资料

1、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以“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当作自己座右铭的中国数学家是答案:苏步青2、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他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3、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流传到世界上不少国家,被称为“东方魔板”,它是用七块形状和大小不完全相同的木板构成的图形游戏。4、发现了用来计算例如1+2+3+…+n这种算式的计算方法的德国著名数学家是高斯。5、约在250年前,德国数字家哥德巴赫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何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6、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从小家境贫寒,正在他发奋自学时,灾难从天而降---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他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自学,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7、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8、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9、阿基米德是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数学之神”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数学上也有着极为光辉灿烂的成就。尽管阿基米德流传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来部,但多数是几何著作,这对于推动数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0、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11、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其著作《几何原本》闻名于世。欧几里得将公元前七世纪以来希腊几何积累起来的既丰富又纷纭的庞杂结果整理在一个严密统一的体系中,从原始定义开始,列出5条公设,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系列定理和推论,从而建立了被称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第一个公理化数学体系。据资料记载,有统治者问他学几何有无简捷的方法,他回答:“在几何里,没有来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后来成了传诵于古的学习箴言。12、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13、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没有创造文字,也没有数字。传说那时我们的祖先用“结绳记事”来记数。除了“结绳记事”还用摆石子或摆竹棍的方法来计事。无论用“结绳记事”还是用摆石子或摆竹棍的方法来记数,都不是很方便。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记数的方法都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逐渐创造出数字。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数字,最初的数字查不到了,只有把数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时,才有可能留下来,从己经发现的龟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一些数字,即:一、二、三、四.......百、千、万。这是我国最早的数字。14、陈景润 (1933-1996)福建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深受称赞。15、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