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璞燕园散文系列修辞
宗璞燕园散文系列修辞 【摘 要】宗谱散文词美、情真,意境优美。欣赏宗璞散文就如欣赏一幅幅山水画与聆听美妙的音乐,这种美有修辞的功劳。宗璞散文关于燕园系列有《我爱燕园》、《燕园石寻》、《燕园树寻》、《燕园碑寻》、《燕园墓寻》、《燕园桥寻》、《霞落燕园》、《人老燕园》,其中运用各种修辞表达宗璞对燕园的喜爱之情,文字优美,婉曲细腻。 【关键词】宗璞散文;燕园;修辞;音乐美;绘画美 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深受父亲的影响,宗璞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又有丰厚的西方文学知识。毫无疑问,这些知识是宗璞创作的源泉。宗璞善于运用文字,从容和缓,婉曲细腻,舒卷灵秀。 宗璞对燕园是非常喜爱的,喜爱燕园的颜色,喜爱燕园的线条,喜爱燕园的气氛,其运用多幅篇幅记录燕园的种种。《我爱燕园》是对燕园的总体写照,其中前后段落之间运用排比修辞,相互照应。 1 燕园的颜色 宗璞是如此的爱燕园颜色,从春夏秋冬写燕园的花草树木,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感油然而生。 1.1 燕园的花 燕园的花是不局限于一个季节的。燕园春天的花最早应属桃花,宗璞对桃花有另番研读,“看见那单薄的小花瓣在咋暖还寒的冷风中轻轻颤动,便总为强加于它轻薄之名而不平”运用拟人手法,用形容弱女子的“单薄”来形容冷风中的小花瓣,写出了对小花瓣的怜爱之情,并且想像对待一位被误解的人一样为强加于它的“轻薄”鸣不平。 迎接春天的不止桃花,还有连翘和“热闹上场”的榆叶梅,白丁香、紫丁香,更是将“春天送到了每人心底”。这里拟人与比喻交替使用,榆叶梅就如一位争春的女子,表现自己的艳丽,比起榆叶梅的热闹,丁香更像一个婉约女子,低调的散发甜香之气,同时又像质朴的邮递员把甜香送到人们的心底。这一出修辞运用巧妙交叉,写出了春天的热闹。 春天是书写不完的,从紫藤萝就可以看出来,藤萝的紫色有些凝重,不得不感叹“春天已老”。春天的变化就如人的青春一般慢慢走过,拟人形象化,感情化。藤萝的描写篇幅较大,就如瀑布一般气势庞大。《紫藤萝瀑布》是描写燕园中花的名篇,欣赏这篇散文就如作者看到紫藤萝花一样让人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细细品味。把紫藤萝比喻为“瀑布”写出了紫藤萝的茂盛与庞大的气势。而用“挑逗”修饰藤萝运用拟人与比喻手法,形容藤萝像个孩子似的调皮。 如果到这里你认为把紫藤萝写完了,那你就错了。这里只写了花的色彩,还有“彼此推着挤着”的花的枝条,花的香气。拟人化的口吻把藤萝写活了。 所以令人观察的如此细致入微,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一嗔一喜如此细腻。藤萝的紫也许过于好看,以至于“香气也是浅紫色的”运用移情,写出了作者的想象。这样美的花也是“察言观色”过的,才使稀疏的枝条开出茂密的花。 燕园的花远不止这些,还有夏日的红荷似“文眼”,秋日“木槿的花有紫有白,紫薇的花有紫有红,美人蕉有各种颜色,玉簪花则是冰清玉洁”,气势顺畅,条理清晰。 1.2 燕园的绿叶 与花的娇艳相比,草与树只能算是陪衬的绿叶,但这些绿叶虽然质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燕园树寻》中开篇则用夸张和借代手法来写燕园的绿,“无论园中哪个角落,都是满眼装不下的绿”,有如画出了一幅满是绿色的地毯,这里的绿就是树与草的绿,语言简练而又生动。对于院中的三棵古松,作者是格外喜爱,用拟人的手法“低头认真地观察世界”写出松低调不奢华的品质。 园中还有老槐树,老槐树让作者既体验了“解放”的感觉,又体验了苦恼。“解放”一词是双关用法,既影射社会的解放,有写出人们心情的解放。院中的树并不比花少,无论是“饱经沧桑”的白皮松,还是“依依不舍”的杨柳,或是“金叶银枝”的银杏都默默地填充着燕园,形象而不是感情。 2 燕园的线条 燕园的线条总体比燕园的颜色质朴许多。《燕园石寻》中燕园“连续的石块,像是逗号下的小尾巴”,而在燕园长大的孩子“等他们长得离开后,这小小的渔岛便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逗号”都用比喻手法,前者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后者像是在讲人生的哲理。石头视乎也有感情“两石相挨,似乎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路边的另一边草丛中站着一块儿稍矮的石头,斜眼侧望,似在看着那两个情侣。”拟人的修辞把石头写的淋漓精致,诙谐幽默。 燕园的碑“循规蹈矩呆在门口”,这是移情修辞,把人的感情“循规蹈矩”移用到碑,赋予碑以生命,写出了碑的质朴。碑也是沉默的,“它不评风花雪月,不记君恩臣功”,怎会是碑评,碑记呢,这些都是人的行为,用拟人手法赋予碑生命更贴近作者和读者的心灵。 桥与石,与碑相比并不寂寞,桥的身边都有陪伴,“桥下三个半圆的洞,和水中倒影合成了三轮满月。”用“满月”比喻“桥洞”非常有画面感,仿佛就在眼前。“桥本身就是美的,充满希望的;虹的桥更是美丽的,相思的,而且是属于天的”用排比表现对桥的赞美层层递增。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