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片丹育桃李
一片丹心育桃李 在柳州市柳江县土博镇四案小学(以下简称四案小学)的校园里,能看到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该校数学教师韦成根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标语的内涵。1983年,韦成根成为四案小学的代课老师,如今,一晃30多年过去了,他已经53岁,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始终用一片丹心诠释着为人师者的责任。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20多个内宿生的“妈妈” 2002年,韦成根从四案小学调到土博镇水源村水源小学(以下简称水源小学)任校长。水源村共有20个自然屯,其中,北晓屯距离水源小学有6公里的路程,是距离该校最远的一个自然屯,而且全程都是崎岖的山路。当时,水源小学有20多个学生来自北晓屯。高年级的学生通常结队上下学,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家长不放心,则经常由父母或哥哥姐姐等接送。 “这些孩子每天天没亮就起来赶路了,由于路途较远,又难走,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赶到学校。每当看到这些幼小的孩子汗流浃背的样子,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韦成根说。 于是,韦成根产生了让这些学生住校的念头。他先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获得全票通过。然后,他一面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一面带领该校教师到北晓屯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韦成根的提议获得县教育局和学生家长的一致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后,韦成根带领老师们着手修建学生宿舍。他们将两间闲置的教室进行修缮,再添置由县教育局送来的30张木制单人床架,两间学生宿舍就这样投入使用了。为解决内宿生的吃饭问题,韦成根聘请了一名专职炊事员,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他还安排一名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食堂的财务工作,并制定了宿舍管理值日表,每天安排2名教师(一男一女)负责管理学生宿舍相关事宜。 2005年春季学期,23名来自北晓屯的学生顺利住进了学校,水源小学也因此成为土博镇唯一一所能提供内宿的小学。 由于年纪小,很多学生还不懂得照顾自己,韦成根和值班教师就成了他们的“妈妈”:每天早上和晚饭后,带领学生去河边洗漱;教学生洗衣服、晾衣服;督促学生按时作息;晚上给学生盖被子……“冬天的时候,河里的水很冰冷,我们老师就去河边挑水回来,烧热了再给学生用。”韦成根告诉笔者。 即便韦成根和值班教师再细心,也难免遭遇突发情况。一天晚上,已下班在家的韦成根突然接到学校值班教师打来的电话,说学生小文(化名)突发疾病,直喊肚子疼。放下电话,韦成根立即赶回学校。他背起小文赶往镇卫生所,值班教师则拿着手电筒在前面带路。对症治疗后,小文的病情逐渐好转,打完点滴后,韦成根又背着小文回到宿舍,此时已接近凌晨2点…… “其实,像这种突发情况并不少见,让这些孩子住校,虽然会增加很多工作量,耗费很大精力,但只要学生们好,这些辛苦都值得。”韦成根说。 用心呵护学生 水源村地处山区,雨水多发的季节容易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因此,在水源小学任教时,韦成根特别注重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 6月的一天清晨,大雨整整下了两个多小时,部分村屯的道路被大水淹没,有些地方的水甚至没过了膝盖。韦成根果断组织和带领8名教师分赴相关村屯,将50多名学生全部安全接到学校。放学后,他们又把学生安全送到家里。在水源小学任教的5年多时间里,只要碰上类似恶劣的天气,都会看到韦成根和学校老师们四处奔波接送学生的身影。 水源小学有20多个留守儿童,韦成根对这些学生格外关心。他经常到这些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在家时的生活、学习情况,还经常给一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带去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 该校二年级学生韦文运,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把他交给年迈的祖父母看管。由于缺乏监管,8岁的韦文运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逃课,各科成绩都亮起了“红灯”,成为班级里的“问题学生”。 韦成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帮助韦文运。首先,韦成根尝试与韦文运交朋友。他主动接近韦文运,和他一起玩游戏,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细心留意他每一个细微举动,并善于挖掘他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次,关心韦文运的生活。韦成根与韦文运的家相距不到300米,放学后,如果韦成根回家,总是不忘叫韦文运坐自己的车回家。如果学校有事情需要处理,不能同时回家时,韦成根也不忘拿出钱给韦文运,让他在学校门口坐车回家。另外,韦成根还经常与韦文运的父亲联系,告诉他韦文运在校时的情况,并建议他抽空多回家看看孩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耐心教育和悉心关爱,韦文运逐渐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与同学相处也更为融洽,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每科成绩都达到70分以上。 韦成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一位学生家长动情地说:“孩子们有这么负责任的好老师,是我们的福气,有韦老师在,我们很放心!” 在送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