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根地大学生群体早年求学经历考
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群体早年求学经历考
[提 要]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群体总计16人,分别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陕西五省。他们都接受过比较完整的中小学、大学教育,思想要求进步,最终选择中国革命。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求学
[作者简介]张梅龙(1968―),男,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江西吉安 343009)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井冈山根据地大学生群体的人生选择研究”(13DJ10)
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军民中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群体,其人数16人,分别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五省。除陈毅与罗荣桓元帅外,其余14人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且宝贵的生命。当时,他们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革命,这与其早年求学经历及心路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一、川籍大学生
1.陈毅(1901―1972),字仲弘,曾用名陈世俊、曲沃,四川乐至县人。从小进过私塾,9岁入初等小学,1913年考入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1919年踏上了赴法留学征途。为了争取进入里昂中法大学求学的机会,陈毅和其他留法学生一道,同中法政府进行了长久斗争,后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1923年秋,陈毅到北京进入由蔡元培、李石曾等开办的“陆谟克学院”学习,该校隶属于中法大学。同年11月,经共产党员颜昌颐、萧振声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陈毅大学毕业。之后,他成了一个职业革命者。1928年4月,陈毅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实现了著名的朱毛会师。
2.王良(1905―1932),字傅良,曾用名王化赅,重庆綦江县人。6岁入私塾,继入綦江县立高等小学校,1917年考入重庆华英中学。1924年秋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在叔父王奇岳(中共党员)的启发影响下,先后阅读了《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倾向进步。1926年夏,受北伐战争的影响,他毅然弃学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学员。192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3.(1903―1930),名大经,号立三,四川邻水县人。自小曾进入私塾与高小读书,192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2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游雪程参加了上海反帝大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1926年冬,游雪程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几经周折,他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4.徐彦刚(1907―1935),原名徐兴华,四川开江县人。6岁入私塾,1924年高小毕业,之后考入重庆江北中学。1926年春,他考入由吴玉章、杨?z公等筹办的重庆中法大学。在共产党员吴玉章、杨?z公的教育培养下,徐彦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徐彦刚自重庆到武汉,毅然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几经辗转,他加入平江、浏阳工农自卫军,后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二、湘籍大学生
5.罗荣桓(1902―1963),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衡山县人。8岁入私塾,1914年,进本村罗氏岳英小学,1916年夏,高小毕业,之后又在家乡读了三年私塾。1919年秋,考进协均中学,在校期间,罗荣桓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各种新知识、新思想,其中,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对他影响最深。1923年夏,来到北京补习功课,1924年6月,考上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工科预科。1927年4月,罗荣桓考入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后经好友彭明晶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他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6.李却非(1899―1932),曾用名李树彝、李焕业,湖南酃县人。7岁入初等小学,10岁进梅岗高小读书。1917年2月,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1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院。在校期间,与湘籍早期共产主义者邓中夏、罗章龙、何孟雄等交往密切,经何孟雄介介绍,李却非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底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最早的团员之―,不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受中共北方区委和北京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专门从事工人运动,后中断学业,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1925年l0月,李却非回到家乡酃县工作,次年8月担任酃县特别支部书记。秋收起义后,经湖南省委介绍,李却非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进行了亲密会见。
7.邝?{(1897―1928)又名光炉,字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