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tagener综合征1例文献回顾.docVIP

Kartagener综合征1例文献回顾.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artagener综合征1例文献回顾

Kartagener综合征1例并文献回顾   【摘要】 Kartagener综合征是具有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和内脏转位三联征的综合征,临床少见。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本病可影响KS患者的预后。本文报道1例K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相关文献并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KS的认识。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关键词】 Kartagener综合征; 原发性纤毛不动运动障碍; 支气管扩张; 鼻窦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162-03   Kartagener综合征(KS),又称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内脏转位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该病发病率低,存在大量漏诊、误诊情况。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现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促7年,再发伴发热4 d至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患者7年来反复咳嗽,咳黄脓痰,伴活动后胸闷,气促,曾多次于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经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可改善。4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发加重,阵咳,咳大量黄色脓痰,伴间断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9.7 ℃,静息下即感胸闷气促明显,无胸疼、咯血,无长期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于外院输头孢他啶针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入笔者所在医院。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患者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24岁结婚,育有一子,体健。入院时查体:神清,消瘦,体温37.3 ℃,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5/64 mm Hg,未吸氧下血氧饱和度68%,口唇及指端明显发绀,鼻腔未见脓性分泌物,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音及干??音,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外1 cm,叩诊心脏位于胸腔右侧,心界向右侧扩大,P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叩诊肝脏位于左上腹,脾脏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其余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胸部+鼻窦CT平扫提示:(1)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多发点结影,双肺支气管多发扩张并多发渗出,肺门影增大,见图1;(2)镜面右位心,脏器全转位,心包少量积液,见图2;(3)双侧筛窦、上颌窦炎征象,见图3。心脏彩超提示:(1)镜面右位心;(2)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右室前壁增厚,主动脉内径增宽,肺动脉压增高。血常规:白细胞14.4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5.4%。动脉血气分析:pH7.395,PaO2 58.1 mm Hg,   PaCO2 66 mm Hg,BE 7.72 mmol/L。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1)内脏逆位-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综合征;(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扩大,窦性心律,心功能Ⅰ级;(3)Ⅱ型呼吸衰竭。给予积极抗感染、化痰、平喘及氧疗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缓解,好转出院,嘱患者随访。   2 讨论   1933年,Kartagener报道了以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和内脏转位三联征为特征的病例,随后该病被正式命名为Kartagener symdrome。1976年,Afzelius[1]研究PCD合并不育症患者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时,在电镜下发现相关细胞的纤毛动力蛋白臂缺失。   目前,KS被认为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的一个亚型,约50%PCD患者可合并内脏转位[2],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发病年龄为10~20岁,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有家族遗传倾向。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国外报道人群发病率为1/30 000~1/60 000,但这个数字低于实际发病率,因为本病的误诊及漏诊率较高。近亲结婚的发病率高达20%~30%[3]。   KS的病变基础为包括气道、鼻、耳、输卵管、输精管、精子鞭毛、脑和脊髓在内的全身各组织器官,其黏膜纤毛超微结构缺陷导致的纤毛运动障碍,或纤毛先天性减少。人体内的纤毛根据是否具有运动性,以及是否具有中心的微管,可将其分为以下4种类型:9+2运动型,9+2不动型,9+0运动型,9+0不动型,其中以9+2运动型最多,分布于呼吸道表面、室管膜、输卵管和精子鞭毛等,其他类型纤毛则存在于胚胎时期、内耳、肾、胆道胰腺、骨、软骨和眼[4]。9+2运动型纤毛最中心是一对中心微管,中心微管通过辐条结构和外围微管相连接,相邻的双联体微管束之间依靠连接丝连接,内外动力臂分别分布在双联体微管束的内外两侧[5]。由于纤毛运动障碍影响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