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年网络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docVIP

中德青年网络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德青年网络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

中德青年网络社交行为比较及文化成因   摘 要:随着全球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交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国内外学界对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受到学界关注。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社会资本、隐私、用户行为以及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等方面。但是通过文献查阅也发现,目前有关中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尤其是不同文化对网络社交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以及东西方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的比较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分别对中德两国18-35岁青年开展调查,尝试从国别角度探讨中德两国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特征差异及其文化成因。希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促进和发展国际青少年间的交往与合作,开展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网络社交行为 中德青年 中西方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lg14051   一、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社交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社交形式,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领域。由此国内外学界对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对网络空间社会行为的探讨,在诸研究中更是重点和热点之一。主要集中在以下议题:1. 网络空间的社会特征;2. 网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3.互联网的行为后果[1]。其中关于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尤其受到学界关注。对此,一种理论视角强调诸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这些结构性社会因素对网络行为起着制约作用。另一种视角则强调网络空间的结构性特征,消解了现实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等社会结构因素对网络行为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者对网络行为动机、行为的社会差异等问题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同时宗乾进等人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的热点聚焦在以下几个领域:社会资本、自尊、隐私、用户行为以及自我呈现与自我表露等。[2]    然而通过文献查阅也发现,目前有关中外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尤其是不同文化对网络社交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以及东西方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的比较研究甚少。例如黄育馥等人[3]分析比较的是女性网络游戏行为中外差异,而Banczyk等人也只是研究对比了美国人和德国人在SNS中的自我呈现行为[4]。Zhao和Jiang[5]将文化差异对社交网络自我呈现的影响具体化到对头像呈现的影响上。国内研究者多数仍以单纯研究青年人,尤其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为主,甚少涉及国别文化差异与比较。为此,本研究尝试从文化国别差异角度探讨中德两国青年网络社交行为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二、中德两国青年使用网络社交基本状况与特点    2013年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Raymond Pocher以及Ruediger Weissbach教授的研究团队针对Facebook和Xing这两个当前在德国私人倾向类和职业倾向类最具代表性的网站,通过邮件、在线及纸质问卷形式在九千多名18到35岁的德国青年人中做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青年人在线社交行为动机、强度以及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在德方前期开展的研究基础上,中方根据我国青年网络社交现状,选取了国内与之对应的、最具代表性和私人倾向的人人网、腾讯QQ以及职业类网站(如大街网)等,采用选择式、评定量表及排序等方式设计问卷。通过专业的调查网站和直接发放问卷等形式,在我国八千多名同年龄段青年中作了比较调查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 两国青年使用私人倾向类社交网站比例与频率均高于职业倾向类网站    分析发现, 中德两国青年在具有私人倾向的社交网站上拥有账号比例远远高于在职业网站上的比例。有83.5%的德国年轻人都在Facebook上拥有个人资料,其中大学生占75.5%。而在中国有超过98%的青年人注册了腾讯QQ和微信账号,在人人网注册率也超过90%。其中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90%以上。由此可见青年人已成为当下社交网络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在国内,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等成为了大学生最喜爱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相比之下,职业类网站在两国青年中所占的市场比例要低得多,分别只有38%和29%。    同样,两国青年使用私人倾向社交网站的频率也比职业类网站高(图一)。如果把每周使用频率≥1次作为“频繁使用”来界定的话,在Facebook上这样的德国青年占到91.4%。而在Xing上只有不到20%。这一结果也印证了TechWeb(http://)的报道:据统计德国Facebook在日均活跃用户方面位居欧洲榜首,达到1900万。    在国内年轻人使用人人网、腾讯QQ等社交平台也相当频繁,“频繁使用”用户均超过50%。其中腾讯QQamp;微信以71.9%位居第一。而“频繁使用”职业类网站的用户不到5%。由此看出,与德国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