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1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点及中西结合治疗心得
131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得 摘要: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2015年1月~6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因带状疱疹就诊的部分患者131例,采用西药+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分阶段治疗。7d为1疗程。结果 治疗131例,临床治愈占89.31%,显效占10.69%,无效占0%,总有效率100% 结论 针灸拔罐刺络放血+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治疗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任何人均可发病,因疲劳、失眠、怀孕、疾病等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中医为蛇串疮,又叫缠腰火丹,认为是由于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若治疗方法不正确或延误治疗,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药+中医结合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愈时间,明显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6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因带状疱疹就诊的部分患者131例,均符合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其中,男51例,女80例,孕妇16例,年龄24~95岁,平均67岁;病程1~60d,平均病程11.8d。所有患者都是按照《中医病症诊断学疗效标准》的标准明确诊断。其中发病1w内就诊者76例,发病7~30d就诊者35例,病程超过1个月就诊者20例。 1.2方法 1.2.1抗病毒药物应尽早应用 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咀嚼片,200mg/次,5次/d,5~10d1个疗程或400mg,3次/d,5d1个疗程; 肾功能减退者减量,药物过敏及孕妇禁用。维生素B1 ,10mg/次,3次/d。疼痛剧烈者,氨酚曲马多,1片/次,2次/d。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者,阿米替林25mg,睡前1片。 1.2.2针灸治疗 主要选择皮损局部及皮损同侧夹脊穴。根据患者发病情况选择体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肝经郁热者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疗时加外关、曲泉、太冲、侠隙、血海。脾经湿热者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口渴不欲饮、纳差、胸脘痞满,大便时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时加阴陵泉、三阴交、内庭。瘀血阻络者,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伴心烦不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治疗时加委中、合谷、外关、阴郄。针后加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神灯)照射,留针30min。10d为1个疗程。 1.2.3刺络放血+拔罐治疗 用无菌梅花针快速扣刺皮损局部,以点状出血为度,疱疹初起阶段,1次/d,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阶段,改为3d1次,然后局部拔罐,可闪罐,留罐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2次/w。此方法疼痛剧烈,体质弱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基础病者及孕妇禁用。 1.2.4补充营养,注意休息: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很多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不遵医嘱,过早进行体力劳动,身体疲劳后,神经疼痛出现反复者,不在少数。 1.2.5 心理支持及抗抑郁治疗 首先考虑三环类抗抑郁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经治疗1w以上,皮疹及自觉症状均不见好转者。 疼痛分级: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不严重,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镇痛药。 2 结果 治疗131例,临床治愈117例,占89.31%,显效14例,占10.69%,无效占0%。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1岁,既往体健,因右腹部疱疹伴疼痛3d于我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严重影响睡眠,为求进一步治疗,于病程第7d来我科就诊。患者右侧腹部皮损鲜红,泡壁紧张,刺痛明显,患者诉发病前因情绪烦躁,连续失眠,伴有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考虑肝经郁热,皮肤科用药继续口服,并给予针刺治疗,取穴腰部夹脊穴,腹部阿是穴皮损局部围刺,郗门、血海、外关、侠隙、神门、支沟,针用泻法,TDP神灯照射30min。然后取皮损周围及病灶相应的夹脊穴背俞穴,用梅花针扣刺,待微出血,给予拔罐治疗,留观时间根据患者耐受约3~5min。清除拔
文档评论(0)